(配圖)
2-3個月大的寶寶, 已會開始注視自己的手腳, 很快地就進展到又吃又玩的階段, 而吃手的方式也從整個拳頭放進嘴內, 到只吃他覺得最喜歡的那根手指頭, 這不只是動作發展的演進而已, 也是他開始瞭解自己的身體及向外探索世界的開始。 更重要的是, 吃手具有自我安撫的效果, 家長一定看過孩子吃手時, 享受的神情比起喝奶時的滿足, 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
1.欲望的滿足
口腔期表示想要、欲望等天生的本能。 媽媽會發現寶寶有時候不只是在吸吮乳☆禁☆頭, 而是在玩或是攻擊乳☆禁☆頭, 寶寶其實在通過本能的反應獲得欲望的滿足。
Advertisiment
2.關心者勝過給予
許多孩子從小習慣用哭鬧來引起家長的注意(如:自閉症的孩子), 而家長也習慣了孩子一哭鬧就提供玩具或是奶嘴來安撫, 過多的給予造成孩子欲望更多、更無法滿足、喂飽。
Advertisiment
3.安全的制止
在人的一生中, 2-3歲階段以及青少年時期為主要的叛逆期, 在父母的控制與保護下, 寶寶可以安心的做小孩, “不可以碰喔”、“媽媽知道了, 但你要先吃飯飯才能吃糖糖喔”等等的制止動作, 代表父母認為這對寶寶比較好, 所以進行制止, 也讓寶寶由衷的感受到自己被照顧、被關心, 這樣才可以放心的做小孩, 當下次哭鬧時就可以獲得家長的照顧與告知。 但是, 有些家長會用絕對式的口吻來訓斥小孩, 如“不行”、“再碰我就打你”等等的負面方式, 會讓孩子以為他這一輩子的行為要由自己來負責,
Advertisiment
4.2歲前關鍵期
0-2歲為口腔養成的關鍵期, 也是孩子以自我中心為主的成長期。 少部分的寶寶因為先天體質較虛弱, 比較難照顧, 但是生理上的不舒服經由家長們的關心是可以被“讀”出來的, 如“你肚子痛痛嗎”、“是不是不舒服呢”。 如果家長能“讀”出孩子的狀況, 孩子會瞭解他的不舒服將隨時隨地的受到照顧, 不舒服的情況會因為父母的關愛而獲得舒緩。 當孩子在黑暗裡擔心害怕時, 大部分的家長會直接開燈, 這時建議你不妨這樣說:“那媽媽陪你, 是不是比較好呢?就不會怕怕了”, 這類的話語是將重點放在讓寶寶知道心理上是有人陪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