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護理>正文

孩子適應型優于單純型

不少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單純越好, 接觸社會復雜環境越少越好, 從小給孩子提供的教育方式、教育內容、生活環境是純而又純。
首先, 獨生子女的現狀本來就使孩子接觸別人的機會太少, 家長更未有意識地多給孩子提供接觸社會的條件。 有的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 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或保姆撫養, 他們又經常把孩子限制在屋子里活動.或者經常抱著孩子, 不讓孩子自由行動;有不少孩子甚至沒有經過必需的爬行階段.這也不讓孩子摸, 那也不讓孩子去.這樣孩子是沒有接觸危險因素.但是大大影響了孩子身心發育和智能發展。
Advertisiment
孩子到了學齡期。 就極容易因為前庭功能發育不足而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動作拖拉等學習能力障礙。 有些家長很少帶孩子去戶外游玩.不讓孩子到別人家串門, 孩子只能接觸到有限的幾個家里人.結果孩子的性格變得膽小、內向、孤僻不會和別人交往;有的孩子一到陌生環境、見到生人就哭.到公園也不敢玩游樂設施。 有位家長忙于工作, 把孩子放在姥姥家.姥姥怕孩子出去學壞, 就把孩子關在家里看電視, 看書。 孩子長大后性格特孤僻。 膽小退縮, 好幻想神經質, 最后患了強迫性思維。 還有的家庭是由母親帶孩子, 父親忙于工作, 兒子和母親一張床睡覺.和母親總粘在一起,
Advertisiment
感情上完全依賴母親, 結果性格呈現男性女性化。
其次, 家長在價值觀念上對孩子的教育過于單純。 有個初中生性格懦弱。 在班上一個朋友也沒有。 問他為什么不交朋友, 他說:“他們都不是好孩子。 因為他們說話帶臟字。 媽媽說, 講臟話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所以我不能和他們玩。 ”有位模范教師的女兒考上了大學, 但不愿意住校。 不愿意和同學交往, 問她為什么。 她嫌同宿舍的同學吃飯會發出聲音、咳嗽不捂嘴、睡覺前愛說話等等, 就不愿意和同學一起生活, 原來她媽媽就經常要求她吃飯不要出聲, 咳嗽要捂嘴。 睡覺別說話。 她在家條件很好。 單獨一個房間, 沒有人打攪她, 結果她就認為做人就不應該那樣.有人打攪她就覺得厭煩,
Advertisiment
無法忍受。 在學校她也不參加課外活動.她說:“媽媽說過, 在學校做與學習無關的事就是犯罪。 ”她媽媽對孩子的學習抓得很好, 以為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很成功, 但孩子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差.要影響孩子的學習生活, 這個結果是這個做教師的母親沒有料到的。 許多家長習慣于對孩子說教, 給孩子現成答案, 經常說孩子“你不應該這樣。 應該那樣, 你這樣不對”等等, 很少啟發孩子自己思考, 自己面對困難, 解決問題.孩子對事物設有自己的判斷力和價值觀, 生理上早熟, 心理上幼稚。 第三, 家長對孩子包辦代替, 什么寬大有務也不讓孩子做, 更不讓參加社會活動(打工、辦事 、交際等)孩子的動手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責任心、自信心、社會適應能力都很差,
Advertisiment
當他們遇到困難和挫 折時就不知所措, 上大學后不適應學校生活, 參加工作后不會解決社會實際問題, 單純幼稚, 不會處理人際關系, 只會死讀課本等等。 有個5年級的小學生, 家長除了讓他學習和拉琴之外, 什么也不讓他做, 包括看電視、游戲、運動、交往、做家務等等, 孩子學習成績很好, 小提琴考到8級, 但因壓力過大、生活過于單調而患了精神分裂癥。 還有一位某省高考狀元, 畢業分到單位什么實際工作也拿不起來, 除了讀書什么都不會, 后來出現幻覺和妄想。 生活是復雜的, 但我們給孩子的教育、給孩子提供的生活環境過于單調, 孩子沒有要會發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家長應該深刻反省自己的教育觀,
Advertisiment
應按社會的需求來培養孩子的適應性, 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培養孩子的單純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