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長大後賺錢能力在哪個層次,就藏在這個細節裡

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是孩子適應社會發展和自身成長的需要。 賺錢能力不完全等同於金錢觀, 但是正確的金錢觀必然會使賺錢能力如虎添翼。 父母需要儘早給孩子灌輸正確的金錢觀, 讓孩子對金錢有正確的認識, 理性地掌控金錢, 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性也是大有好處。

在寒假, 孩子會頻繁接觸到的“用錢”, 例如選購新衣準備迎接春節、春節的時候收到長輩的壓歲錢、開學前購置文具用品等, 如果合理教育, 這是我們提升孩子財商、增強理財意識的好時機。

金錢佔有欲始于孩子很小的時候

孩子是什麼時候有金錢概念的?

Advertisiment

在1歲左右, 不少小孩開始對金錢有初步的感知, 他們知道“爸爸媽媽要上班賺錢買奶粉和尿片”;

在3-4歲的時候, 孩子會知道可以通過金錢來交換和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潛意識中對於金錢已經有了佔有欲, 但是並不瞭解具體一件商品的價值與金錢之間等價交換的原理(例如將100元交給售貨員, 只拿了一包薯片就走。 );

在5歲的時候, 孩子已經十分清楚錢是用以等價消費的, 但是他們不知道錢具體是如何通過勞動得來的、如何花錢才更合理等更深層次的問題。

對於孩子而言, 金錢的作用更多是獲得想要的東西。 例如, 隨意使用壓歲錢就是最淺顯的證明, 不少孩子在收到壓歲錢後更傾向於購買自己喜歡吃的零食、最近很火的遊戲幣或者遊戲機、一直很想要的玩具等,

Advertisiment
他們極少會思考和鑒別我們進行花銷時的“想要”、“需要”和“必要”之間的區分;再例如, 春節前選購新衣的時候, 孩子更傾向選購自己喜歡的, 對於天氣、品質、實用性等問題就甚少考慮。

當然, 春節是一個特殊時段, 我們無需對孩子的一些消費行為進行過度放大, 但是對於會造成揮霍、浪費、沒有節制等消費習慣的任何時候, 作為父母都應該多一份關注, 並且從孩子年幼時就要向他傳輸良好的金錢觀。

春節將至, 3招引導孩子合理消費與理財

喜慶歡樂氣氛無疑將大大刺激人們消費的欲望和衝動, 壓歲錢也會極大地激發孩子的潛在消費力, 但是我們不能讓孩子覺得在春節大手大腳花錢是應該的,

Advertisiment
我們需要正確的金錢運用認知和理財意識。

1、計畫購物, 分清“想要”和“需要”

為了迎接新的一年即將到來, 我們需要採購不少物品, 這也是我們和孩子交流合理消費的好機會。

例如, 在春節到來前添置新衣服, 我們可以讓孩子先自己整理衣櫃, 將必要添置新衣和想要添置衣物進行分類匯總, 與孩子溝通“必要添置”和“想要添置”的區別所在, 然後根據費用計畫確定最後的消費預算、機動費用範圍以及可選品牌等。 對於衣服購置的具體款式可以讓孩子自主選擇, 但是消費額度和購買數量應該由父母把控, 這樣才能逐漸教會孩子合理的消費方法和習慣。

2、讓孩子知道壓歲錢並不是“無來由的收入”

Advertisiment

有些孩子對壓歲錢花如流水, 是因為覺得“壓歲錢是別人給的錢”, 在潛意識中認為是可以隨意花費的錢。 所以, 爸爸媽媽要告訴孩子壓歲錢是一種體現親情的飽含祝福的禮尚往來, 長輩會給自己承載著祝福的壓歲錢, 同樣的, 爸爸媽媽也需要給其他小朋友壓歲錢, 壓歲錢所代表的情誼和祝福是最重要的, 我們應該珍惜, 不應該隨意花費。

3、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金錢管理能力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 孩子的壓歲錢往往數目不菲, 一味強調由父母進行管理並不是最佳方案。 爸爸媽媽不妨與孩子協商, 建議孩子將壓歲錢記錄到一本精美的筆記本裡, 在這個精美的筆記本中, 也將會記錄清楚壓歲錢接下來的每一筆支出,

Advertisiment
例如繳學費、購買課外書、購買文具、購買禮物等, 這樣一來, 不僅能讓孩子掌握金錢管理與合理消費的好習慣, 更能培養起孩子的獨立管理和資源利用意識。

錢不是我們生活的唯一, 但是的確是很重要的生存工具。 對於重要的工具, 我們就要好好學會掌控它的本領和技巧, 讓它為我們呈現更多的價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