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開始撒謊?不用擔心,這是好事!

都說孩子是天使, 從來不會違心說謊話, 可是......5歲的兒子, 上周跟我說謊了。 有一天晚上, 我明明看到他滿手都是顏料, 並且打翻了顏料盒。 還說是爸爸之前沒有放好, 他不小心才打翻的。 我看著兒子一本正經的把自己的過失往爸爸身上推, 我是又好笑有生氣。

之前也是, 一大早起床告訴我, 肚子疼, 沒有辦法去上幼稚園。 不料剛轉身, 就在社區花園跟鄰居小夥伴瘋跑了一圈又一圈。

我看著他, 突然有點慌了, 這麼小小年紀, 怎麼謊話張口就來。

其實, 每個孩子都會撒謊

就在陷入恐慌時, 偶然看到一個“關於孩子是否會撒謊”的研究資料:

Advertisiment

1989年, 新澤西醫科大學的一次經典研究中, 研究者把一些3歲左右的孩子單獨帶進一個安裝了監視器的房間。 告訴孩子, 桌上有一個“驚喜玩具”, 要求他們不可以偷看玩具。 然後研究者離開了房間。

從監視器中發現, 絕大多數孩子都偷看了。 研究者回到房間, 問孩子有沒有偷看。 結果, 幾乎所有孩子都撒了謊, 說他們沒有偷看。

專注研究孩子撒謊20年, 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發展心理學家李康教授團隊發現, 2歲孩子中, 已有30%會撒謊, 到了3歲, 撒謊率達到50%, 4歲後,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撒謊了。

我真是哭笑不得, 也就是說, 每個“小毛頭”都會撒謊, 我有可能經常被孩子騙。

撒謊, 說明心智在發育

李康教授的研究還發現:撒謊是正常成長的一部分,

Advertisiment
表明孩子正在發現“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

一旦孩子萌生了“我知道而你不知道”這種想法, 他就有可能有意識地做一些隱瞞的行為, 因為他心裡光想著:“如果我能發現某些事情, 而你不能的話, 那我就太厲害了”。

這說明什麼, 說明孩子自我意識在開始萌芽, 心智思維在發展。 他們不再是不經思索地“實話實說”, 慢慢學會了“先想一想”再說話, 是不是很大的進步?

其實, 如果孩子說謊, 關鍵是要區分他是正常的說謊還是不正常的說謊。

有時候, 他會說:

媽媽, 我從來沒有吃過棒棒糖。

媽媽, 我很累, 走不動了, 要不, 你抱抱我吧。

媽媽, 我們班上小朋友的媽媽都給他們買超人的衣服了, 就我沒有了。

……

他其實在表達一種願望,

Advertisiment
婉轉地提出需求。 他們在學習一種新的表達方式, 認為這樣更容易被大人所理解。

兒子特別喜歡奧特曼, 經常根據他看過的動畫片, 編一些自己也參與的故事。 說得頭頭是道, 跟真的似的。

因為他畢竟還是小孩, 無法清楚地分辨真實和虛幻, 真實和想像之間的差異, 他們又想像力豐富, 不受我們大人世界的約束, 所以經常通過“想像”創造事物和情景。 這也說明他正在構建屬於自己的一個空間, 他學著同父母分離, 走向自己的世界。

孩子畢竟是孩子, 當他說謊的時候, 還有不正常的謊言。

有時候, 他會說:

媽媽, 我沒有在牆上畫畫, 是爸爸在牆上畫的

媽媽, 我沒有推搡小朋友, 是別人幹的。

媽媽, 今天的地是我掃的。

Advertisiment

……

他這種就是通過有意的謊言來推卸責任、保護自己。

但他為什麼這麼做?是因為根據他的經驗, 如果他承認壞事的話會受到懲罰, 但承認好事的話會得到獎勵, 一個聰明的孩子會怎麼做, 當時就會採取對自己有利的方式。

撒謊敏感期, 請理性對待

孩子經常撒謊, 說明他到了撒謊敏感期, 就像孩子在口腔敏感期啃手, 我們不能說他不衛生;在手的敏感期亂丟東西, 我們不能說他搞破壞一樣;在他撒謊敏感期, 我們不能站在道德的高度一味地批評他。 ”

“撒謊敏感期, 也是孩子自我認知、自我實踐的一個階段。 作為父母, 應該想想, 怎麼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 順利過渡後, 孩子就會收穫明晰的自我意識和更強的執行能力,

Advertisiment
擁有踏實、安全、理性的人格。 ”

我們在面對孩子習慣性撒謊時, 是不是應該更理性一些?

既然, 撒謊在初始無關品質, 只是孩子心智發展的一個階段, 我們就應該冷靜、冷靜、再冷靜。

面對這些無傷大雅的謊言, 不必去當面拆穿他, 更不需要生硬地告訴他“不對”、“那是假的”。 更不要讓壓制和打罵阻止了孩子的自我探索。 不如, 學著欣賞他的精靈古怪, 給他呵護和支持。

我們可以嘗試先用柔和的方法, 化解孩子的謊言。 在他耍賴要我抱的時候, 說, “其實, 媽媽也很想要抱抱寶寶。 ”讓他自己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自己感覺, 原來說實話, 媽媽也抱我呀。

慢慢地, 孩子可能就不再通過撒謊來達到目的。

遇到他欺負小夥伴, 還想推諉和掩飾, 甚至推到別人身上時,我們要先讓自己冷靜下來,不要氣得失去理智。因為從根本上說,他的說謊源自我們的不恰當的應對。

想一想,如果孩子犯錯誤時,我們總是劈頭蓋臉地一通責罰,久而久之,他自然會因為害怕懲罰、害怕憤怒和失望,讓撒謊成為逃避後果下意識的選擇。

還是坐下來好好聊聊吧,明確你的立場,告訴他,小孩子做錯了事不可怕,可以被原諒,東西壞了可以修理或是買新的。一定要誠實地告訴媽媽,撒謊的話,媽媽會很難過,親人之間應該相互信任。

最終,孩子要學會的是誠實和勇敢,而我們要學會的是正面孩子成長中各種難題。

甚至推到別人身上時,我們要先讓自己冷靜下來,不要氣得失去理智。因為從根本上說,他的說謊源自我們的不恰當的應對。

想一想,如果孩子犯錯誤時,我們總是劈頭蓋臉地一通責罰,久而久之,他自然會因為害怕懲罰、害怕憤怒和失望,讓撒謊成為逃避後果下意識的選擇。

還是坐下來好好聊聊吧,明確你的立場,告訴他,小孩子做錯了事不可怕,可以被原諒,東西壞了可以修理或是買新的。一定要誠實地告訴媽媽,撒謊的話,媽媽會很難過,親人之間應該相互信任。

最終,孩子要學會的是誠實和勇敢,而我們要學會的是正面孩子成長中各種難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