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間的爭執 家長要不要干預

學會理解孩子們間的遊戲

1.孩子之間的“挑釁”是為了吸引小夥伴

我們不論是生活中, 還是在親子節目中, 有時總能看到孩子喜歡“挑釁”對方。 例如, 有些孩子喜歡搶走小夥伴手中的玩具, 隨之而來的就是一通追逐打鬧。 在大人的世界中, 我們可能會認為這個孩子喜歡挑釁、喜歡欠招兒。 真的是如此嗎?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 很多喜歡“挑釁”小朋友的孩子, 最後都會在一起快樂的玩耍起來。 這樣的挑逗方式是兒童之間非常常見的社交行為, 一個會挑逗他人的孩子, 說明他的智力發育有了飛速的成長,

Advertisiment
能夠利用自我設計的遊戲來引起其他孩子的注意力, 進行友好交往。 同時, 如果其他小朋友開他的玩笑, 他也能夠快樂地接受, 並且利用自己的智慧化解對方的挑逗, 是請小朋友參與到遊戲中的一種行為。 但是, 也有些小孩子確實喜歡搶別人的玩具, 甚至占為己有, 這樣的情況就需要爸爸媽媽注意了, 不要讓孩子有過多的私欲, 要讓孩子懂得分享的同時, 學會如何與其它小夥伴交往。

2.小孩子也會“不打不成交”

兒童交往當中, 大約10%的遊戲行為是兩個或者多個孩子糾結在一起, 身體衝撞, 扭打摔跤。 在這種遊戲當中, 孩子們體驗著自己的力量, 發現著自身的強度和限度, 增強著自信心。 並且呢, 還排出老大、老二的順序, 還會根據夥伴的力量逐步調整。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不僅需要經常擁抱孩子, 也應該多跟孩子進行扭打遊戲, 有助於孩子發現自己、找到力量的極限、建立起自信。

3.理解孩子們的“戰爭”

我們可能都遇到過, 兩個玩的火熱的小朋友, 突然因為一些原因, 你推我攘, 然後一個孩子倒地大哭起來。 隨後而來的, 就是家長的互相指責。 有些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當中, 由於過早地引入了爭鬥、輸贏、吃虧等等概念, 讓孩子參加各種競技比賽, 敦促孩子取得名次和證書;把孩子跟同齡、同班小朋友相比較, 強調孩子必須各方面都得第一;干涉孩子的社交活動, 容不得孩子“吃虧”, 並且教導孩子必須時時處處占上風, 不然就批評指責孩子太笨、太窩囊。

Advertisiment
這些做法會誤導孩子的遊戲意圖, 認為所有的衝突都是惡意的。 孩子們之間的衝突在所難免, 但是不是所有的爭執都是惡意的。

孩子間的爭執 家長要不要干預?

當孩子之間有了爭執時, 爸爸媽媽不要忙於介入, 先學會觀察、聆聽, 如果介入過早, 一來孩子會依賴于家長或老師處理問題, 久而久之養成惰性, 反而不會處世之道, 二來未必有助於孩子之間矛盾的解決。 當然, 這裡的等待介入是基於孩子之間矛盾不激化的情形, 如果孩子的爭執中出現攻擊性行為, 那麼一定要及時介入, 給予制止和教育。

教育最大的成功在於尊重孩子。 只有尊重孩子, 他才願意和你溝通。 別以為孩子們還小, 他們也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

Advertisiment
不管是一件事還是一個動作, 都有他們如此做的理由。 因此面對爭執中的孩子, 我們一定要做到先聽後說。 認真聽他講述事情經過, 以此幫他宣洩負面情緒並尋找原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