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閱讀書寫有障礙?或許這是病,得治!

閱讀書寫障礙症。 這不禁令我聯想起:蒙台梭利女士為了幫助弱智、殘障兒童所做的研究同樣也慧澤了我們這麼多心智健全的孩子。 同時也聯想起我自己小時候的經歷:現在才知道, 原來我小時候也是有輕度書寫障礙的, 寫字速度慢得驚人, 總給人手腳很笨的感覺。 所幸那時功課不多, 我把時間精力大多“浪費”在了隨心所欲地畫畫和做手工上, 後來就慢慢好轉, 現在書寫速度雖然還是慢于常人, 但我一直在進步。

所以我也想借此文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學習能力是一個綜合能力, 我們單方面的用成績來衡量孩子的智商會非常片面。

Advertisiment
這裡面介紹的幫助孩子做感統訓練、閱讀訓練的方法對於所有孩子都是有所裨益的。

From “爸爸真棒 · 一石研究院”欄目主持人楊捷

有人問孩子閱讀理解很差怎麼辦, 令我突然想起以前教過的一個孩子, 別說做閱讀理解, 光是寫字, 他都覺得困難。 一到考試, 字寫得大大小小, 歪七扭八, 一個句子裡幾乎都是圓圈加墨團團的組合, 完全寫不出一個完整正確的句子。 閱讀理解的大題目, 每一次都是空白, 很令人抓狂!

起初我一直以為他讀書不用功, 直到有一天我留下他補作業, 發現根本不是“不用功”那麼簡單!默寫詞語的時候, 我報他寫, 我說“天鵝”, 他想了想動筆寫, 可是只寫出來一個“天”,

Advertisiment
“鵝”又是一個圈圈。

我問他:“你在家默寫嗎?”他點點頭, 拿出家默本厚厚一摞, 翻開看看, 真的是認真, 藍筆默寫, 紅筆訂正, 可是藍筆都是畫圈圈, 紅筆也是畫圈圈。

我同情地說:“你真是辛苦, 訂正那麼多次還是不對。 ”他突然跟我說:“老師, 我寫不來, 可是我說的出來。 ”

我不相信, “那你說“鵝”怎麼寫?”孩子真的一筆一畫說的清清楚楚!

那一刻我明白了, 他不會寫字, 一定不是“讀書不用功”這個原因這麼簡單!

再仔細觀察, 他讀句子, 一個字一個字讀, 常常漏掉和反復。 我讀給他聽, 他卻很快給出評價“老天鵝的叫聲很好聽”。

寫字完全不在狀態的這個孩子, 說筆劃毫無問題。

一下筆困難重重, 閱讀文章吃力緩慢, 聽文章卻和正常孩子無異。

我突然想到一個詞:閱讀書寫障礙症。

Advertisiment

造成孩子閱讀書寫障礙症的原因在哪裡?

什麼是閱讀書寫障礙症?

閱讀書寫障礙症是很典型的學習障礙, 學生在某些類型的知識學習上常常感到很困難, 儘管他們在智商方面和正常孩子沒有差異。

造成這個孩子無法解答試卷的原因是這個嗎?

課堂上我悄悄走到他身邊看他寫字, 他十分努力的寫“窟窿”兩個字, 結果畫出來幾乎占滿半頁紙的兩個圖形;

活動課上, 離球門很近的距離, 他怎麼也踢不進;

美術課做小船手工, 更是怎麼也折不成, 連小朋友送的生日糖果, 他怎麼也拆不開包裝紙,

聯想到他每一次的考試試卷, 似乎背後有相同的原因造成這樣的行為。

他的眼睛, 耳朵, 四肢的協調能力都很弱,

Advertisiment
好像五官和四肢的活動都是獨立的, 大腦沒辦法很好的協調五官和四肢的平衡, 感覺失調, 學習有了障礙。

反應在語文閱讀理解上, 就是不能閱讀, 不能書寫。 眼睛看到的漢字不能傳遞給大腦進行資訊加工, 語言無法表達, 寫字速度不僅慢而且字體不規則, 每一個字都像是下了狠勁, 張牙舞爪的超出了田字格。

這種狀況被稱為:感統失調, 全稱感覺統合失調。

感覺統合是大腦的功能, 感覺統合失調即為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 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 1972年, 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專家愛爾絲博士(Ayresa.J)創導了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即“感統”理論。

感統失調的糾正辦法目前有很多,例如筷子夾小豆, 小蘑菇遊戲盤, 爬樹和游泳都是很好的訓練方法。

Advertisiment
但是由於體制內學校幾乎沒有這樣的設備, 在學校裡我只能從閱讀策略上幫助孩子。

閱讀書寫障礙症的表現:

閱讀書寫障礙症的孩子似乎都不能很好的協調運用五官, 耳朵聽到的未必能寫, 眼睛看到的未必會做。

記得有部電影, 叫做:《地球上的星星》, 裡面的小主人公就是屬於這種狀況。

閒置時間我翻閱資料, 發現國內並沒有針對這部分孩子的系統理論和完整策略。 市面上出現的資料無一例外都是“洋貨”。 可是孩子的困難很急迫, 怎麼辦?我只能做一個大膽的嘗試, 把英文的閱讀障礙症學習策略搬到中文上來。

閱讀障礙症的學習辦法之一沙盤學習法

1

在用沙盤教“海浪”兩個字的時候, 我讓他先看我寫“三點水”, 孩子很快跟著我“畫”出來了,看來部首沒問題。我又讓他看我寫“每”,他看了一會,畫的上下距離很寬,我又讓他跟著寫“良”,他漏了點,還把豎提畫反了。看來只能從簡單的獨體字過渡到相對容易的字形。於是我改變目標,把“每”拆開,逐一筆劃帶他寫,先讓他畫撇橫,再畫下麵的“母”,這回除了橫折勾畫反了以外,其他筆劃基本成型。看來我的示範很有效果!孩子看著自己寫出來的“海”字,竟然不好意思的笑了!我深深理解,這個在紙上寫不來“海”字的孩子,當他寫出一個完整漢字的心情,是何等幸福!

沙盤教學的原理:

視覺功能與運動功能的結合。孩子小時候偏向視覺化學習,沙盤上呈現的字是直觀的視覺信號,在這個字的資訊上,孩子要對字的大小,形狀,筆劃的一致性都要進行精密的視覺辨別,增加圖形辨別的能力。手部精細化的運動也能改善孩子的認知能力,讓認知和知覺之間的差異變的最小化。

有研究者發發現,孩子對於自己利用肌肉運動所畫出的標記會長時間給予視覺注意。所以沙盤上的繪畫式漢字能讓他更長久的注意到。

閱讀障礙症學習法之二看詞讀音綜合法

2

這個方法說白了就是“破音字”。我給他“教”的兩個讀音,孩子很快就能分辨組詞,(說明公辦學校的破音字刷題策略還是很有效果。)但是在做“曲”的破音字組詞時,孩子怎麼也讀不准第三聲。我靈機一動,讓他按照第三聲的聲調變化蹲下身,再站起來,這樣反復了幾次,孩子終於把“曲”讀對了。

看詞讀音綜合法原理:

閱讀理解的基本是字詞,只有説明孩子積累認識一定的詞彙才有可能去讀文章。破音字的發音有微妙的區別,孩子在聽覺能力發展的基礎上可以鍛煉到微小的音調差別,對聽覺認知有很大幫助。

在第三聲的音調上出現困難,表示對韻律感的缺失,通過肢體的輔助,能夠掌握不同聲調的韻律。

閱讀障礙症學習法之三自我調節法

3

在聽我讀《梅蘭芳練功》的片段時,我提前預設了一個問題:

什麼時候,誰,在哪裡,做什麼事,結果如何?

雖然是一個問題,可是包含了好幾個小問題,他在聽故事的時候特別注意到收集問題中需要的資訊,很快就回答我:

“梅蘭芳八歲的時候在戲班裡跟師傅學戲,可是沒學會。”

然而當我鼓勵他寫下來時,他又犯難。

我問他:“你想用什麼方法寫答案?”

他說:“我想你用手機錄下來,一邊放聲音,我一邊寫。”

我立刻拿出手機開啟到錄音模式,再重複播放,他把自己說的話一個字一個字艱難的寫了下來。雖然寫的歪歪扭扭,但與以前空白的題目相比,卻進步了很多!

自我調節法的原理

閱讀理解是比識字要求更多策略的題型,孩子不能只靠一種方法來解決所有問題。所以需要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也可以在小組討論中扮演教師角色,對文章內容進行預先的提問,再讓孩子回憶內容做解答。只有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才能提高。

這幾種方法是我在教學中對閱讀書寫障礙症孩子的經驗累積,不夠權威系統,但也給了孩子不小的幫助。在四年級的期末考試時,我終於看到了這個“不用功”孩子的試卷,每一道題都寫了字,雖然依然是不及格,但比起以前大段空白的試卷,已經有了很大進步。

反思:

之後幾年也遇到過不少這樣的孩子,發現“閱讀書寫障礙症”的孩子越來越多,很多孩子不是被扣上“智商低”的帽子,就是面臨被勸退的可能。假如學校能夠尊重這部分孩子,設置不同的評估方式,把“一張試卷”改成更多的形式,例如聽說形式,遊戲互動形式,那帶給這部分孩子的不僅僅是學科的知識,還有更多的心理積極作用。也許下一個愛因斯坦就在這群星星們中間!

孩子很快跟著我“畫”出來了,看來部首沒問題。我又讓他看我寫“每”,他看了一會,畫的上下距離很寬,我又讓他跟著寫“良”,他漏了點,還把豎提畫反了。看來只能從簡單的獨體字過渡到相對容易的字形。於是我改變目標,把“每”拆開,逐一筆劃帶他寫,先讓他畫撇橫,再畫下麵的“母”,這回除了橫折勾畫反了以外,其他筆劃基本成型。看來我的示範很有效果!孩子看著自己寫出來的“海”字,竟然不好意思的笑了!我深深理解,這個在紙上寫不來“海”字的孩子,當他寫出一個完整漢字的心情,是何等幸福!

沙盤教學的原理:

視覺功能與運動功能的結合。孩子小時候偏向視覺化學習,沙盤上呈現的字是直觀的視覺信號,在這個字的資訊上,孩子要對字的大小,形狀,筆劃的一致性都要進行精密的視覺辨別,增加圖形辨別的能力。手部精細化的運動也能改善孩子的認知能力,讓認知和知覺之間的差異變的最小化。

有研究者發發現,孩子對於自己利用肌肉運動所畫出的標記會長時間給予視覺注意。所以沙盤上的繪畫式漢字能讓他更長久的注意到。

閱讀障礙症學習法之二看詞讀音綜合法

2

這個方法說白了就是“破音字”。我給他“教”的兩個讀音,孩子很快就能分辨組詞,(說明公辦學校的破音字刷題策略還是很有效果。)但是在做“曲”的破音字組詞時,孩子怎麼也讀不准第三聲。我靈機一動,讓他按照第三聲的聲調變化蹲下身,再站起來,這樣反復了幾次,孩子終於把“曲”讀對了。

看詞讀音綜合法原理:

閱讀理解的基本是字詞,只有説明孩子積累認識一定的詞彙才有可能去讀文章。破音字的發音有微妙的區別,孩子在聽覺能力發展的基礎上可以鍛煉到微小的音調差別,對聽覺認知有很大幫助。

在第三聲的音調上出現困難,表示對韻律感的缺失,通過肢體的輔助,能夠掌握不同聲調的韻律。

閱讀障礙症學習法之三自我調節法

3

在聽我讀《梅蘭芳練功》的片段時,我提前預設了一個問題:

什麼時候,誰,在哪裡,做什麼事,結果如何?

雖然是一個問題,可是包含了好幾個小問題,他在聽故事的時候特別注意到收集問題中需要的資訊,很快就回答我:

“梅蘭芳八歲的時候在戲班裡跟師傅學戲,可是沒學會。”

然而當我鼓勵他寫下來時,他又犯難。

我問他:“你想用什麼方法寫答案?”

他說:“我想你用手機錄下來,一邊放聲音,我一邊寫。”

我立刻拿出手機開啟到錄音模式,再重複播放,他把自己說的話一個字一個字艱難的寫了下來。雖然寫的歪歪扭扭,但與以前空白的題目相比,卻進步了很多!

自我調節法的原理

閱讀理解是比識字要求更多策略的題型,孩子不能只靠一種方法來解決所有問題。所以需要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也可以在小組討論中扮演教師角色,對文章內容進行預先的提問,再讓孩子回憶內容做解答。只有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才能提高。

這幾種方法是我在教學中對閱讀書寫障礙症孩子的經驗累積,不夠權威系統,但也給了孩子不小的幫助。在四年級的期末考試時,我終於看到了這個“不用功”孩子的試卷,每一道題都寫了字,雖然依然是不及格,但比起以前大段空白的試卷,已經有了很大進步。

反思:

之後幾年也遇到過不少這樣的孩子,發現“閱讀書寫障礙症”的孩子越來越多,很多孩子不是被扣上“智商低”的帽子,就是面臨被勸退的可能。假如學校能夠尊重這部分孩子,設置不同的評估方式,把“一張試卷”改成更多的形式,例如聽說形式,遊戲互動形式,那帶給這部分孩子的不僅僅是學科的知識,還有更多的心理積極作用。也許下一個愛因斯坦就在這群星星們中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