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 飽滿的額頭, 烏黑的大眼睛, 一看就很機靈的樣子。 可最近媽媽卻有些擔心毛毛, 因為毛毛喜歡上了“孤獨”, 經常會一個人陷入若有所思的狀態中, 好幾次媽媽看到他獨自坐在地上不知道在擺弄什麼, 於是很關切地去問他, 可毛毛卻說“沒有幹什麼啊”。
媽媽真是不明白, 平時那麼疼愛毛毛, 難道毛毛有什麼心事還不能告訴媽媽嗎?而且毛毛這麼小就要“獨處”了, 正常嗎, 不會是“孤獨症”吧?
正常的獨處
現在隨著“朋友式”家庭的出現, 大人從心底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 然而很多父母卻發現,
Advertisiment
這樣的“獨處”其實非常正常, 因為“獨處”決不是大人的專利, 小孩子也一樣需要享受“一個人”的時空。 而且, 從情感發展而言,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情感會越來越豐富, “孤獨感”就是孩子5歲左右表現比較突出的一種情感。
這與“孤獨症”(也稱為“自閉症”)是絕然不同的兩回事。 “孤獨症”是一種嚴重的長期發展障礙, 通常在3歲前發病, 主要有三點表現:
1、人際交往障礙:不願與人交往, 不能或者很難與人建立正常的社交人際關係;
2、語言障礙:無語言或只有很少語言,
Advertisiment
3、情緒與行為異常:對物品有怪異的興趣和玩法(如長時間旋轉某物), 長時間重複某些動作, 莫名其妙的表情(哭、笑、鬧), 對某些聲音、畫面、廣告很敏感, 不知道害怕和危險, 肢體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可能發育不平衡。
而且“孤獨症”常常伴隨著認知與學習上的障礙, 諸如:因為他們的世界多是由一個個的獨立小節所組成, 所以他們無法從生活經驗中學習事物的相關性, 或者說無法明白事物背後形成的原因及彼此的關係, 不能明白生活經驗背後的意思;常常過於專注事物的不重要部分而忽略了重要部分;專注力一般比較差, 很難跟隨訓練者進行訓練, 經常會自顧自地玩或者看周圍的東西;思考方式較簡單,
Advertisiment
積極的獨處
我向來喜歡小孩子, 小孩子也非常喜歡我。 有一年暑期回家, 鄰居家的兩個孩子來找我玩, 一個7歲, 剛上小學一年級, 而另一個只有4歲。 我將他們帶去附近中學的體育館玩, 結果卻發現兩個孩子非常不一樣:7歲的孩子做事一板一眼, 跳繩就是跳的, 皮球就是拍的;而那個4歲的孩子卻像個小猴子, 一會將跳繩綁在雙杠腿上當“搖籃”, 一會拿起皮球當“保齡”, 一會又將球網當成“鐵絲網”, 學著解放軍叔叔匍匐前進,
Advertisiment
對於這兩個孩子的家庭我是非常熟悉的, 7歲孩子的父母非常“用心”, 對孩子照料得非常細緻, 而且給孩子安排了很多的額外發展內容, 從孩子4歲不到就開始學鋼琴、學書法, 這個孩子難得有“獨處”的時間;而那個4歲的孩子, 父母都比較“粗心”, 而且孩子越大、父母越粗心, 很多時候都讓孩子一個人玩, 頂多在必要的時候幫上一把, 孩子經常處在“孤獨”之中。 但從上面的故事中, 您是不是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像那個4歲的“小鬼”呢——獨立而富有創造性!
這就是“獨處”的積極性:
1、 “獨處”利於獨立性發展
在諮詢中, 遇到過不少父母這樣抱怨自己的孩子:“大人一刻也不能離開,
Advertisiment
可見, 沒有獨處的孩子也就缺少了獨立性, 不僅缺少生活上的獨立性,更缺少思維上的獨立性。所謂“在獨立中學會獨立”,如果沒有“獨立”的鍛煉,又怎麼可能體驗“獨立”的樂趣,怎麼可能習得“獨立”的能力呢?
“獨處”是孩子可以獨立的時空條件,在獨處中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體驗環境、解釋問題,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嘗試玩耍、解決困難。而且沒有大人在旁邊的“獨處”,更保證了孩子動手、動腦的機會。
2、 “獨處”中的創造性
什麼是“創造”呢?簡單的說,就是用一種獨特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可見要想有創造,就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其一,必須有“問題”存在。
“問題”是激發思考、激發創造的源泉。牛頓之所以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是因為他想知道“為什麼蘋果總是向下落”;愛因斯坦之所以提出了“相對論”,是因為這樣的問題困擾著他——“高速運轉的物體還遵循牛頓定律嗎?”……“問題”就是一種衝突,是對原有知識和能力的一種挑戰,是原有經驗無法解決的“困境”。有衝突才有挑戰,有挑戰才可能激發創造的欲望。
其二,必須有“獨特性”存在。
所謂的“獨特性”,就是“與眾不同”,是新穎的、超越傳統的、令人意外的。也就是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從特別的角度來思考,能用特別的方法來解決。“獨特性”會使原本普通的事物變得奇妙,使不能解決的問題迎刃而解。比如,前面故事裡那個4歲的孩子之所以能“玩得不亦樂乎”,就是因為他能用“獨特”的方式來玩——“一會將跳繩綁在雙杠腿上當‘搖籃’,一會拿起皮球當‘保齡’,一會又將球網當成‘鐵絲網’,學著解放軍叔叔匍匐前進”,他賦予了跳繩、皮球等新的、與眾不同的意義。
正因為“創造性”需要“問題”和“獨特性”,所以才更加強調“獨處”。因為只有當孩子獨處的時候,才可能有“問題”。比如,他想拿到小桌子上的書,但他卻不夠高;他想去抓旁邊的玩具,但他的手不夠長……試想如果周圍都是大人,都是幫手,他的願望還能產生問題嗎?多半是“孩子,想要這個是不是,來,媽媽給你!”沒有了“問題”,當然也就失去了創造的前提。
而有了“問題”,就一定有創造嗎?當然也不是,還需要“獨特性”。對於那麼小的孩子而言,怎麼樣才可能獨特呢,當然是在沒有限制與指導的時候,才可能展現“獨特”。否則,大人早將預定的答案給了孩子,孩子的問題一下就解決了,還要什麼“獨特性”?前面故事中的那個7歲孩子之所以“做事一板一眼”,思維定勢——“跳繩就是跳的,皮球就是拍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周圍的大人太細心了,細心地連怎麼玩、怎麼動都規定好了,以至於這個孩子根本沒有機會“獨特”了。相反,那個4歲的孩子,恰恰是“獨處”慣了,至少是有充分的“思維上的獨處”,也就有了太多可能獨特的機會。
享受“獨處”
這就是“獨處”的意義,“獨處”其實是孩子時間、空間上的一種自在,是孩子心靈自由的時刻,“獨處的孩子並不孤獨”。心理學上有一種幫助人成長的課程叫“SOLO”,就是將當事人放在一個“獨處”的情境中,沒有人跟他說話、沒有人跟他交流,讓他獨自待著。結果發現,“SOLO”後的當事人思維更清晰、更敏捷了,而且在SOLO的過程中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思考與體驗,給當事人很大的人生啟發。
實際上,很小的孩子就有“獨處”的需要與能力了,比如研究發現:1歲內的小嬰兒就會自己玩,而且聽著音樂能很愉快地獨處。但因為小嬰兒活動能力有限,所以“獨處”表現並不明顯;而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自由度越來越大,可以主動選擇“離開人群,一個人呆著”的時候,才被大人們特別地留意到了。所以,“獨處”並不是孩子們不正常,而是大人們不習慣而已。而且越是一心放在孩子身上的大人,越是不習慣孩子的“獨處”,越是想讓孩子100%向自己敞開心扉,越是想去佔用孩子獨處的時空。因此,在這裡,不僅要建議父母珍惜孩子的“孤獨”,也要建議父母定期SOLO一下,讓自己與孩子保持適度距離,給自己一個思考和歷練的空間。
記住:如果您與孩子原本要好,那麼請相信孩子,如果他有需要肯定會主動來尋求幫助的。要知道,父母與孩子再好,也還是兩個人,所以有“距離”是難免的,而且也是自然的。做父母的,能夠放下架子,在生活中努力與孩子做朋友就夠了,不要強求與孩子“親密無間”,不要過分要求自己去親近孩子。這樣你會覺得輕鬆,孩子也會覺得舒服,畢竟適當的距離還是需要的。換句話說,就是留給孩子一個“隱私”的空間,也留給自己一個“不過度關注”孩子的警醒。
不僅缺少生活上的獨立性,更缺少思維上的獨立性。所謂“在獨立中學會獨立”,如果沒有“獨立”的鍛煉,又怎麼可能體驗“獨立”的樂趣,怎麼可能習得“獨立”的能力呢?“獨處”是孩子可以獨立的時空條件,在獨處中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體驗環境、解釋問題,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嘗試玩耍、解決困難。而且沒有大人在旁邊的“獨處”,更保證了孩子動手、動腦的機會。
2、 “獨處”中的創造性
什麼是“創造”呢?簡單的說,就是用一種獨特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可見要想有創造,就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其一,必須有“問題”存在。
“問題”是激發思考、激發創造的源泉。牛頓之所以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是因為他想知道“為什麼蘋果總是向下落”;愛因斯坦之所以提出了“相對論”,是因為這樣的問題困擾著他——“高速運轉的物體還遵循牛頓定律嗎?”……“問題”就是一種衝突,是對原有知識和能力的一種挑戰,是原有經驗無法解決的“困境”。有衝突才有挑戰,有挑戰才可能激發創造的欲望。
其二,必須有“獨特性”存在。
所謂的“獨特性”,就是“與眾不同”,是新穎的、超越傳統的、令人意外的。也就是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從特別的角度來思考,能用特別的方法來解決。“獨特性”會使原本普通的事物變得奇妙,使不能解決的問題迎刃而解。比如,前面故事裡那個4歲的孩子之所以能“玩得不亦樂乎”,就是因為他能用“獨特”的方式來玩——“一會將跳繩綁在雙杠腿上當‘搖籃’,一會拿起皮球當‘保齡’,一會又將球網當成‘鐵絲網’,學著解放軍叔叔匍匐前進”,他賦予了跳繩、皮球等新的、與眾不同的意義。
正因為“創造性”需要“問題”和“獨特性”,所以才更加強調“獨處”。因為只有當孩子獨處的時候,才可能有“問題”。比如,他想拿到小桌子上的書,但他卻不夠高;他想去抓旁邊的玩具,但他的手不夠長……試想如果周圍都是大人,都是幫手,他的願望還能產生問題嗎?多半是“孩子,想要這個是不是,來,媽媽給你!”沒有了“問題”,當然也就失去了創造的前提。
而有了“問題”,就一定有創造嗎?當然也不是,還需要“獨特性”。對於那麼小的孩子而言,怎麼樣才可能獨特呢,當然是在沒有限制與指導的時候,才可能展現“獨特”。否則,大人早將預定的答案給了孩子,孩子的問題一下就解決了,還要什麼“獨特性”?前面故事中的那個7歲孩子之所以“做事一板一眼”,思維定勢——“跳繩就是跳的,皮球就是拍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周圍的大人太細心了,細心地連怎麼玩、怎麼動都規定好了,以至於這個孩子根本沒有機會“獨特”了。相反,那個4歲的孩子,恰恰是“獨處”慣了,至少是有充分的“思維上的獨處”,也就有了太多可能獨特的機會。
享受“獨處”
這就是“獨處”的意義,“獨處”其實是孩子時間、空間上的一種自在,是孩子心靈自由的時刻,“獨處的孩子並不孤獨”。心理學上有一種幫助人成長的課程叫“SOLO”,就是將當事人放在一個“獨處”的情境中,沒有人跟他說話、沒有人跟他交流,讓他獨自待著。結果發現,“SOLO”後的當事人思維更清晰、更敏捷了,而且在SOLO的過程中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思考與體驗,給當事人很大的人生啟發。
實際上,很小的孩子就有“獨處”的需要與能力了,比如研究發現:1歲內的小嬰兒就會自己玩,而且聽著音樂能很愉快地獨處。但因為小嬰兒活動能力有限,所以“獨處”表現並不明顯;而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自由度越來越大,可以主動選擇“離開人群,一個人呆著”的時候,才被大人們特別地留意到了。所以,“獨處”並不是孩子們不正常,而是大人們不習慣而已。而且越是一心放在孩子身上的大人,越是不習慣孩子的“獨處”,越是想讓孩子100%向自己敞開心扉,越是想去佔用孩子獨處的時空。因此,在這裡,不僅要建議父母珍惜孩子的“孤獨”,也要建議父母定期SOLO一下,讓自己與孩子保持適度距離,給自己一個思考和歷練的空間。
記住:如果您與孩子原本要好,那麼請相信孩子,如果他有需要肯定會主動來尋求幫助的。要知道,父母與孩子再好,也還是兩個人,所以有“距離”是難免的,而且也是自然的。做父母的,能夠放下架子,在生活中努力與孩子做朋友就夠了,不要強求與孩子“親密無間”,不要過分要求自己去親近孩子。這樣你會覺得輕鬆,孩子也會覺得舒服,畢竟適當的距離還是需要的。換句話說,就是留給孩子一個“隱私”的空間,也留給自己一個“不過度關注”孩子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