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需要一些“恐懼”

兒童在成長中需要心理健康, 這是大家公認的。 但有時也需要一些必要的、健全的懼怕心理, 這樣孩子才能在一言一行中學會自我控制和自我約束。

“我爬上這牆頭, 萬一摔下來會摔傷的。 ”“我打了小朋友, 爸爸媽媽會批評我的。 ”“我不把玩具收拾好, 爸爸媽媽是不高興的。 ”這樣孩子會逐步學會無論幹什麼事情都會考慮一下可能有一種什麼後果, 對不好的後果有一點點懼怕感, 這種懼怕感有助於激勵他的積極行為, 抑制其消極行為。 由此可見, 逐漸讓孩子形成健全的懼怕感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避免孩子幹一些“傻事”。

Advertisiment

另外也有小學低年級學生還不太明確學習目的, 但由於害怕父母批評、同學笑話、升不了班等原因, 而認真地努力學習。 相反, 如果沒有這種精神上的壓力, 就會表現得鬆鬆垮垮、漫不經心, 對自己缺乏要求, 對什麼事都無所謂, 沒有榮譽感和羞恥感, 沒有責任心, 這樣的孩子很難會有所作為。 可見, 一些必要的懼怕感對正在成長而又心理極不成熟的兒童來說是多麼必要。

讓孩子知道他怕什麼, 也就是說應該讓他具備正常的懼怕心理。 健全的懼怕感要從小培養, 要讓孩子逐步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有好的後果, 也可能有不好的後果, 要爭取好的後果, 避免不好的後果。 這種健全的懼怕感要從小培養,

Advertisiment
但是, 父母們要善於掌握增加懼怕的“度”, 既使之成為進步的動力, 又避免造成不應有的恐懼, 影響其身心發育。

採編自:媽媽寶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