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為他知道在電話裡聊天比做作業有更多的樂趣。 然而你現在要為他找出潛在的動機, 這可能是因為:
挑戰他媽媽讓他做事的權威(DQ1#——熊)。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威脅說要離家出走, 因為他心裡想要更多的自由。 然而你現在要找出他錯誤行為的潛在動機, 這可能是因為:
尋求注意力, 因為他感到自己在當前的家庭環境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DQ2#——猴)。
★當一個孩子請求媽媽給他一些買玩具的錢而被拒絕之後, 他從媽媽的錢包裡拿走了10美元, 他想的只是買一個新玩具會帶來更多的樂趣。 然而你要找出他做錯事的潛在動機,
Advertisiment
報復他媽媽沒讓他得到更多的樂趣(DQ3#——豪豬)。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在晚上喝啤酒被抓住。 他這麼做可能是因為想適應社交場合, 感受更多的自在。 然而你要找出他錯誤行為的潛在動機, 這可能是因為:
自卑感, 因為他覺得不被社會接受, 覺得只有打破父母制定的規矩才能過得更好(DQ4#——小羊)。
不管是哪種情況, 其結果總是表明, 更多是形成錯誤行為潛在動機的癥結。
有趣的是, 在界定父母如何渴望他們的孩子和其它人看待自己時, 更多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許多父母在對孩子的錯誤行為做出反應時極力想顯得
*有更多的控制力
*有更多的愛
*有更多的寬容
*比起做家長更像一個朋友
*比關注做正確的事情更關心孩子的感受
Advertisiment
*比另一位家長更親近
*比另一位家長更值得尊敬
*比另一位家長更值得愛
我可以不停地例舉下去, 在後面你還會瞭解得更多。
請允許我在這裡簡單說一說更多的問題。 我們所有的人都會做出錯誤的選擇。 如果你能停下來好好分析一下做出這些錯誤選擇的原因, 你就會發現, 渴望獲得更多的心理是進行選擇的基礎。 亞當、夏娃選擇在伊甸園裡偷吃禁果,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相信這麼做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智慧, 雖然這是上帝禁止的事情, 但是這會使他們看上去更像上帝。 也許能使他們更多地把握自己的命運。
明確地說, 從那時以來, 每況愈下, 時至今日, 依然如此, 我們始終想獲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