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青春期,爸媽千萬別添亂!

孩子進入青春期, 性教育和早戀, 不可避免地成為老師和家長除了學習之外, 最關心的問題。 真心爸媽家的孩子們, 也已經或即將進入青春期, 我們也在問自己:如果孩子有個異性好友, 我們會怎麼辦?

這篇文章, 算不得經驗分享, 因為我們作為父母, 確實還沒有這樣的經歷。 但至少, 真心爸媽自己也經歷過青春期, 對自己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 也有所思考和準備, 寫下這些, 既是和讀者諸君分享自己的觀點, 也是給寫下一份備忘, 以免自己真的面臨這些問題時, 成為我們特別反對的那種如臨大敵、氣急敗壞、舉止失措的爸爸媽媽。

Advertisiment

1、不用“早戀”這個詞

基本上, 我們不打算讓“早戀”這個詞出現在我們做父母的觀念、我們和孩子的交流中。

什麼是早戀?就是在父母的觀念中, 在不應該談戀愛的年齡, 比如小學高年級、初中、高中, 開始有男女朋友。

真心爸媽以為, 好些時候, 是爸爸媽媽將事情嚴重誇大了, 只要發現孩子喜歡和某個異性同學一起玩, 就開始過分緊張、過分擔心, 給孩子冠上“早戀”的罪名, 然後自己就開始做“我都是為你好”的“盡責”的父母, 這個不准、那個不讓, 橫加干涉, 直到孩子被氣得不行, 索性真的“早戀”一下給你看。 正像一位老師所說, 孩子早戀, 大多是爸爸媽媽給逼出來的。

但十幾歲孩子那種懵懂、純潔的喜歡和誰聊天、喜歡和誰一起玩兒,

Advertisiment
真的就是“戀愛”嗎?哪位父母沒有過這種經歷?又有哪位父母對於自己中學時被不由分說地貼上“早戀”標籤不感到委屈和憤怒?

2、孩子長大了, 是好事啊!

真心爸媽寧願將這種情況, 當成標誌著“孩子長大了”、開始更深入的社會化過程的好事。

孩子能夠和同學, 無論同性、異性, 建立友情, 這不正說明, 孩子有正常的人際交往能力, 能夠在自己所處的群體中, 與志趣相投的人發展良好關係嗎?即便孩子的好朋友是異性, 又能如何?爸爸媽媽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 從小到大, 都不受異性歡迎、沒有異性喜歡、無法與異性建立友情和愛情嗎?

真心爸媽人到中年, 經常遇到同學朋友互相請托, 幫自家上大學的孩子、讀研的孩子、甚至已經工作的孩子“介紹物件”。

Advertisiment
我們老是勸那些焦慮的爸爸媽媽們:“別操心, 人家孩子自己會找的, 說不定人家已經有男朋友/女朋友了, 就是還沒告訴你呢!”也不免有爸爸媽媽說:“哪兒啊, 我家孩子, 根本就不會談戀愛, 上大學就一次都沒談過。 ”

如果孩子成年後還“不會談戀愛”, 真心爸媽真不覺得是什麼好事, 那說明他缺乏和異性發展良好關係的能力, 而且很有可能需要依賴“介紹”、“相親”等被動的方式完成人生大事, 而錯失通過一場美好的戀愛走入美好婚姻的機會, 這不能不說是人生的一大損失。

3、不詆毀孩子的異性朋友

給孩子貼上“早戀”標籤的爸爸媽媽, 常犯的一個錯誤, 就是遷怒、詆毀孩子的異性朋友:“都是某某,

Advertisiment
把我家孩子帶壞了”、“某某如何如何不好好學習, 光整用不著的”。

真心爸媽覺得, 爸爸媽媽既不能這麼說, 也不能這麼想。 青春期的孩子, 重視朋友, 重視友情, 爸媽不喜歡他的朋友、詆毀他的朋友, 會讓他非常反感, 覺得爸爸媽媽既不相信自己, 也不理解自己, 更不尊重自己, 於是, 就像好多爸爸媽媽擔心的那樣, “逆反”了:你越說誰不好, 越不讓我和誰一起玩, 我就偏和他/她一起玩!

在真心爸媽自己的經驗中, 初中、高中時的友情, 絕大部分是“同聲相應, 同氣相求”, 孩子會更傾向於和與自己觀念一致、志趣相投的同性或者異性同學, 建立良好關係。 爸爸媽媽應該相信, 如果自己的孩子用心學習、在學業和學校生活中都表現良好,

Advertisiment
那麼孩子交上無心學習、表現不佳的朋友的可能性, 也會很小。 所以, 應該相信自己的孩子。

當然, 也有另外一種情況, 就是家裡父母的關係有問題, 家庭氛圍不佳, 孩子可能會向外尋求某種補償。 這種情況, 孩子交上讓父母擔心的朋友的可能性會更大。 這時, 需要改變的不是孩子, 而是父母自己。

4、不監控孩子

青春期孩子的爸爸媽媽, 常會如臨大敵, 恨不能將孩子的一舉一動, 都置於自己的監控之下, 手機、日記、qq聊天記錄, 都會成為爸媽的監控目標。 趁孩子不在, 查查他在和誰聊天, 他有沒有“早戀”, 會成為好多爸媽的“秘密計畫”甚至“秘密行動”。

真心爸媽覺得,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即便是爸爸媽媽, 也應該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隱私, 未得邀請,不能隨意侵入所有可能包含孩子隱私的載體。

爸爸媽媽的監控,會降低孩子對父母的信任,破壞孩子與父母正常交流的意願,讓孩子常常處在“提防”父母的狀態中,這對於良好的親子關係,是非常不好的事。

孩子青春期的好多在爸爸媽媽看來是“叛逆”的舉動,比如不許爸爸媽媽動自己的東西,把自己電腦加上密碼、把自己的日記上鎖等等,實際上都是孩子對爸爸媽媽無所不在的監控的反抗。

5、適當和孩子談“性”

真心家算是和孩子談論青春期比較早也比較多的,我們不避諱這個話題,也不把“性”與“生殖”的話題,對孩子諱莫如深。

孩子們幾歲時就知道,自己不是“老天爺送來的”,也不是“爸爸媽媽從樹下撿來的的”,是爸爸媽媽結婚後,爸爸的精子和媽媽的卵子,結合成受精卵,然後發育成胚胎,再在媽媽的子宮中發育成胎兒,到胎兒成熟,媽媽去醫院把他們生出來,而且媽媽因為各種原因,沒能自然分娩,是醫生幫媽媽做了個叫“剖宮產”的手術,將他們從媽媽的肚子中取出來的。

孩子很早就瞭解了這些,所以他們把這些事看得很自然,既不會特別好奇,也不會刻意回避,在飯桌上吃個雞蛋,他們也會非常輕鬆地談起那是不是個受精卵、能不能孵出小雞的問題。

等到他們小學高年級,也自己買了關於青春期的書來看,相信他們對於自己身體上的變化,也已經很明白了。

可能有讀者會覺得,你們家做了這些,是不是很重視“性教育”啊?那倒不是,我們不太有這樣的觀念,也從不刻意找什麼特別的機會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只是覺得,這些都是很自然的事,沒有必要刻意搞得很神秘,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讓他們把這些當成“科學知識”來瞭解,就好了。

當然,我們確實覺得讓孩子對這些有足夠的瞭解,是非常必要的。搞得越神秘、越不讓孩子知道,孩子越會越好奇,越會試圖通過自己的途徑去探究;而且,孩子瞭解得越少,越不知道後果,就越有可能做出不計後果的事。那樣才真的很讓人擔心。

總之,對於孩子的青春期,真心爸媽的基本態度是:沒什麼可怕的,take it easy,讓孩子自然地、自主地、按照自己的節奏成長就好了。爸媽不破壞、不添亂,就是最大的幫忙。

未得邀請,不能隨意侵入所有可能包含孩子隱私的載體。

爸爸媽媽的監控,會降低孩子對父母的信任,破壞孩子與父母正常交流的意願,讓孩子常常處在“提防”父母的狀態中,這對於良好的親子關係,是非常不好的事。

孩子青春期的好多在爸爸媽媽看來是“叛逆”的舉動,比如不許爸爸媽媽動自己的東西,把自己電腦加上密碼、把自己的日記上鎖等等,實際上都是孩子對爸爸媽媽無所不在的監控的反抗。

5、適當和孩子談“性”

真心家算是和孩子談論青春期比較早也比較多的,我們不避諱這個話題,也不把“性”與“生殖”的話題,對孩子諱莫如深。

孩子們幾歲時就知道,自己不是“老天爺送來的”,也不是“爸爸媽媽從樹下撿來的的”,是爸爸媽媽結婚後,爸爸的精子和媽媽的卵子,結合成受精卵,然後發育成胚胎,再在媽媽的子宮中發育成胎兒,到胎兒成熟,媽媽去醫院把他們生出來,而且媽媽因為各種原因,沒能自然分娩,是醫生幫媽媽做了個叫“剖宮產”的手術,將他們從媽媽的肚子中取出來的。

孩子很早就瞭解了這些,所以他們把這些事看得很自然,既不會特別好奇,也不會刻意回避,在飯桌上吃個雞蛋,他們也會非常輕鬆地談起那是不是個受精卵、能不能孵出小雞的問題。

等到他們小學高年級,也自己買了關於青春期的書來看,相信他們對於自己身體上的變化,也已經很明白了。

可能有讀者會覺得,你們家做了這些,是不是很重視“性教育”啊?那倒不是,我們不太有這樣的觀念,也從不刻意找什麼特別的機會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只是覺得,這些都是很自然的事,沒有必要刻意搞得很神秘,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讓他們把這些當成“科學知識”來瞭解,就好了。

當然,我們確實覺得讓孩子對這些有足夠的瞭解,是非常必要的。搞得越神秘、越不讓孩子知道,孩子越會越好奇,越會試圖通過自己的途徑去探究;而且,孩子瞭解得越少,越不知道後果,就越有可能做出不計後果的事。那樣才真的很讓人擔心。

總之,對於孩子的青春期,真心爸媽的基本態度是:沒什麼可怕的,take it easy,讓孩子自然地、自主地、按照自己的節奏成長就好了。爸媽不破壞、不添亂,就是最大的幫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