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願意和我說話了

背景:

從小班時就感覺到我們的張振華是一個膽子很小、性格內向、口語表達能力不是很強的孩子, 想要和他以語言比較正常地進行交往, 我沒有奢望過, 我總是滿足於他一次比一次微小的進步。 於是在我積極的態度下, 我們的心也越來越近了!

實例一:

新玩具使他滔滔不絕

孩子們進入中班了, 感覺他們什麼都不一樣了, 就說我們張振華吧:也能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了。 今天他拿來了一個“金箍棒”, 一進教室就嚷起來:“老師, 你看!我拿了一個金箍棒!中間一欽, 它會變長的!我爸爸可以用他來打壞人的!”看到他興高采烈地樣子,

Advertisiment
我也興奮起來:“那你來一段武術表演啊!”聽了我的話, 他笑咪咪地說:“我不會的!”看到他能和我們一起說那麼多的話, 我也不再強求他, 免得他感覺尷尬。

實例二:

藍牌子風波

今天一早張振華就來了, 但是今天的他不象平時的他了!一個人躲在一邊什麼都不說。 我問他:“今天怎麼了?有什麼不舒服嗎?”孩子們一下子圍上來, 爭先恐後地告訴我:“曹老師, 他拿了藍牌子!”原來是這麼回事。 我把他叫到身邊, 輕輕地問:“怎麼會拿藍牌子的?”我話音剛落, 他“哇”地一下哭了起來, “先別哭啊!先告訴我為什麼會拿藍牌子?”他開始象小班剛進幼稚園時那樣, 緊閉著眼睛哭起來。 “如果今天你沒錯, 請你現在告訴我!如果你今天是錯了,

Advertisiment
那麼你哭也是沒有用的!”任我怎麼說, 他還是閉緊眼睛哭。 我開始生氣了, 一年的交往全白費了, 他還是那脾氣!於是我轉變方式:“你再不告訴我, 我就生氣咯!生氣了, 我就不要你了!”他放開揉眼睛的手, 看了看我, 又繼續哭。 我知道, 他的心理防線開始變了, 我接著就柔聲地說:“說吧!說出來了以後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了!不說的話, 以後還會這樣的哦!”他放開自己的手, 看了看我, “哇!我手帕沒有拿!”說完他就拼命地哭起來。 “哭什麼啊, 手帕沒拿啊?那你哭了用什麼擦眼睛啊?”聽了我的話, 他一下子鎮住了, 真的不再哭了。 我請旁邊的小朋友去幫忙撕了點紙巾, 再等他平靜下來後, 我就一邊幫他擦眼淚, 一邊跟他說:“以後出門前別忘了自己檢查一下自己手帕拿來沒有,
Advertisiment
好嗎?”他點了點頭。

實例三:

“是我打翻了雪花片!”

結構遊戲開始了, 孩子們高興地去那自己喜歡的玩具, 在慌亂中, 一個藍子被打翻了。 孩子們叫嚷起來:“老師, 雪花片翻了!”“老師不是我!”“老師, 是張振華!”在孩子們的叫嚷聲中, 我給了一個手勢, 孩子們靜了下來。 我走到張振華身邊問:“是你打翻的雪花片嗎?”“是我打翻了雪花片!我會把它們撿起來的!”張振華如此地直言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我以為他會哭著來表示自己的失誤, 還以為他會來個不認帳……

;既然他都這樣了, 我就和孩子們說:“我們一起幫他撿好了我們再一起玩好嗎?”在我的提醒下, 孩子們一起撿起玩具來了!

反思: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句話: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Advertisiment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 我們可以回憶:有多少事情我們是艱難地跨出第一步的, 然而當我們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後, 後面的路就不再是艱難得了!是的, 對於張振華來說, 當他自己有失誤時, 他是那麼地緊張, 那麼地害怕, 於是他不敢和別人開口說, 也不願意和別人說, 他心理是難受的, 但是他就是不能在這個時候勇敢地跨出第一步!當他在自己失誤時勇敢地坦言時, 才發現那是一種釋然。 於是, 他變了!在第二次失誤時, 他就能直言了!作為一個社會人, 我們都必須面對自己的失誤, 只有在積極地面對自己的失誤以後, 才會有更大的進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