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飲食“清淡”≠“吃素”

步入黃梅, 悶熱難當。 不少活蹦亂跳的孩子也不免疲乏, 變得不愛玩, 更不愛吃, 讓不少家長對此不知所措, 愁上心來。 對此, 兒童醫學中心兒保科章依文主任特別指出, 孩子在黃梅入夏之季後, 飲食要注意清淡, 但不可只吃素不吃葷, 更不可暴食冷飲來降暑。

誤區一:

“清淡”不等於“吃素”

不少家長以為, 飲食清淡就是指吃素不吃葷。 於是家長為了防止疰夏, 餐桌上只有素菜, 不沾一點葷, 結果一個月下來, 吃得孩子肚子裡清湯寡水, 營養不良。 專家表示, 飲食清淡是要以營養均衡為前提的。 在蔬菜中, 雖然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

Advertisiment
但缺少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 長期吃素, 還容易導致營養不良, 建議搭配攝入適當的肉類、蛋類、乳製品和魚類等, 以保證營養均衡。 如果要吃得清淡, 不妨可從烹調手法上多下功夫, 儘量多用蒸、燉、涼拌, 少用炸、炒、煎。

誤區二:

“厭食”不等於“減肥”

不少家長認為, 疰夏厭食可能正是有利於“小胖墩”減肥的好時機。 於是, 給孩子選擇只吃水果, 不吃正餐。 但事實上, 人體脾胃在夏季更顯虛弱。 如果此時再不保證飲食規律, 脾胃得不到營養供應, 功能就會變得更差, 加重頭暈、乏力等不良症狀, 使得生理機能越來越弱。 此外, 專家還提醒, 疰夏者如果長時間禁食或不規律飲食, 還容易患上神經性厭食。 待到天氣轉涼後,

Advertisiment
症狀也難以好轉。

誤區三:

“冷飲”不等於“降溫”

黃梅天和夏天另一個非常普遍的誤區就是, 以為疰夏是因天熱而起, 只要吃冷飲、喝冰凍飲料、多吹空調, 就能把暑氣壓下去。 專家表示, 此法不僅不可取, 還可能傷身。 疰夏是由於體內濕熱過重而引起的。 如果吃太多冷飲, 反而關閉了人體最大的排熱系統――汗腺, 而冰水對腸胃的刺激也可能使得汗水流不出來, 反而更加重內熱。

專家建議, 其實只要稍微改變一下生活的小細節, 就可解除疰夏。 比如:剛從冰箱裡取出的西瓜先放一會再吃;早晨不妨煮上濃濃的一鍋水果羹, 可將生梨、蘋果、香蕉、獼猴桃和酒釀圓子等隨意搭配;儘量不用冷飲解渴, 多喝溫的白開水或清熱涼茶。

Advertisiment

專家建議

多動點 少吃點

小兒的腸胃柔弱, 不宜食生硬、油炸類食物, 更不可飲食過飽。 在一般情況下, 如果孩子能正常飲食, 就不要再額外添加保健品。 對於平時消化能力差的孩子, 還可以經常給予腹部按摩, 幫助其消化。 同時, 還應按照孩子的年齡來選擇不同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 家長可以選擇在晨晚間涼爽時, 多帶孩子外出呼吸新鮮空氣。 每日還可為孩子洗兩次溫水澡, 每次時間在20至30分鐘。

晚報提醒

防疰夏飲食關鍵點

1、營養要豐富, 搭配可多樣, 可多食新鮮蔬果、大豆製品, 要充足喝水, 注意補鹽;

2、在烹調時, 魚宜清燉, 不宜煎炸, 還可巧用酸辣等調料, 促進食欲;

3、少吃含糖雪糕等易傷脾胃的冷飲。 由於晝長夜短, 可適當加餐1至2次。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