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多吃多營養”
市婦聯日前對4000多名上海中小學生做了抽樣調查, 結果顯示:對于少年兒童不宜食用哪些食品等知識的知曉率僅為10%;對于食源性疾病的預防、傳播途徑等知識的知曉率僅為50%。 半數以上學生的調查得分均低于60分。
與此同時, 相關調查還顯示:1歲至6歲的上海兒童中, 39。 7%存在挑食習慣;5歲至6歲的兒童中, 有挑食習慣的比例更高, 約占50%。
不僅青少年對“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缺乏基本常識,
Advertisiment
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多吃多營養, 愛吃啥吃啥”, 甚至把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當作炫耀“資本”, 在親友面前表揚“孩子一頓飯能吃六塊大排骨”。 而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吃多吃好, 甚至采用邊看電視邊吃飯、邊給玩具邊吃飯、邊喝飲料邊吃飯等“誘導”方法。 調查結果顯示, 超過70%的兒童吃飯時“三心二意”, 半數要到處游走。
不合理飲食易“未老先衰”
不合理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Advertisiment
市婦聯援引一份統計數據顯示, 我國學齡前兒童中“未老先衰”現象日趨明顯, 兒童糖尿病患病率為2。 3%, 血脂異常率為2。 2%, 高血壓患病率竟高達7%。 許多“頭腦高度發達”的孩子卻手無縛雞之力, 甚至體弱多病、經常到醫院看病。 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委托相關部門開展的研究還顯示, 五年間上海兒童超重和肥胖率上升迅速。
據悉, 在韓國和日本, “食育”作為全民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已成為一門基本課程在中小學中廣泛開展。 為此, 有關人士建議, 政府相關部門應像重視安全、法制教育一樣, 重視對孩子的飲食行為教育, 把“食育”課程作為兒童素質教育的必要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