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言:人之初, 性本善。 其實, 除了“性本善”, 每個人出生時, 還有一種本能:性本怕。 害怕也是與生俱來的特質, 成人用憤怒、發洩等來掩飾自己的害怕, 小孩從各方面告訴爸爸媽媽“我很怕!”。
Advertisiment
1-6個月:噪音是恐懼的來源
有經驗的父母都知道, 噪音會讓孩子不安、哭泣, 其實這都是孩子害怕的表現。 嬰兒在早期, 聽覺是較為敏感的, 噪音就會使嬰兒產生恐懼。 偶爾的一兩次可以安撫解決, 嚴重的還要借助驚風散等安定的藥物幫忙。
6-9個月:陌生人、高度讓他們不安
嬰兒對陌生人普遍有恐懼感, 有些爸媽疑惑“我的寶貝很願意讓陌生人抱啊, 這樣也會害怕?”。 其實這是寶貝在不同情況下的不同反應。 在某個環境, 孩子見到陌生人會哭鬧, 更加粘著熟悉的人;而在另一種情況下卻可能對陌生人感到好奇, 並願意接受對方的邀請。 因此, 在這一時期, 父母要對嬰兒與陌生人的接觸保持警覺,
Advertisiment
同一時期, 嬰兒還會對高度產生恐懼。 因為, 嬰兒在這時已對高度產生感知。 雖然他們已經能夠翻身和爬行了, 但這些運動能力的掌握, 不足以使他們應付對高度產生的恐懼, 對高度的恐懼幾乎是天生的。 不過, 隨著嬰兒年齡地增長, 身體控制能力的增強, 這種恐懼會慢慢消失。
12-24個月:分離焦慮很傷心
孩子長期和看護者形影不離, 如果看護者突然離開, 或者孩子就要開始準備上托兒所, 就會產生分離焦慮。 孩子的安全感來源於熟悉的人、事、物, 例如媽媽重回職場, 把孩子交給奶奶等, 孩子會不讓媽媽上班, 哭鬧不止, 其實就是他分離焦慮的表現。 新的環境所產生的不安全感也會讓孩子迫切希望回到熟悉的環境。
Advertisiment
因此, 看護者和孩子之間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極為重要。 同時, 還應注意分離要逐步進行。 比如, 一開始先短時間分離, 然後再逐漸拉長時間。 需要提醒的是, 看護者可以在分離期間給孩子提供他熟悉的玩具等, 用具象化的形容(例如, 睡一覺起來就回來了)向孩子保證的回來的時間, 讓孩子心裡有底。
Advertisiment
2歲~6歲:害怕的內容也會“個性化”
有些孩子睡覺的時候一定不能關燈, 有些孩子做什麼事情都要大人陪著才會安心, 還有些孩子會害怕壞人把他們抓走。 對於較為具體的刺激產生的恐懼反應, 這是較大的孩子害怕的內容。 這些都是對想像出來東西的恐懼以及對未知情況產生的預想性恐懼, 比如獨處、黑暗、壞人等。 一般來講, 這些恐懼在4歲時達到高峰, 並在4-6歲這一年齡段維持高峰, 此後高峰開始下降。
因此, 父母可以在孩子睡覺後再關燈, 或者答應孩子開燈睡覺一段時間;孩子害怕壞人來家裡, 父母就陪著孩子檢查門窗,
Advertisiment
恐懼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心理發育, 因此爸爸媽媽要幫助孩子一起面對。 當孩子不會表達時, 撫摸和摟抱則是最好的肢體語言, 除此之外, 安慰的話語也可以降低孩子的不良反應;當孩子學會表達後, 父母除了對身體安撫外, 還要認真傾聽, 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 不要一味抱怨孩子膽小, 解釋恐懼是不必要的。 另外, 父母還應該學會聽孩子說話的弦外之音, 以便瞭解孩子到底怕什麼。 如果孩子的恐懼屬於正常現象, 父母不必過於擔心。 否則, 父母對孩子的害怕表現出過分的焦慮, 很可能使他們的恐懼感被強化,日後也不易消失。
很可能使他們的恐懼感被強化,日後也不易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