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開始進入學步期, 會有一段期間踮腳尖走路, 這是屬於正常現象, 醫學上認為這樣的過程有助於孩子提升平衡能力以及加強腳部的肌肉力量, 這大約會持續半年到一年的期間。 雖然屬於正常現象, 但是我們仍建議家長不要掉以輕心, 雖然是因為發展需要而踮腳尖走路, 但是隨著時間的累積, 孩子可能將踮腳尖走路養成習慣, 然而當發展到一定程度而應該正常走路後, 孩子卻會因為習慣而繼續踮腳尖走路, 這就容易造成關節與肌肉的傷害。
當孩子剛開始學習走路而踮腳尖, 爸爸媽媽可以利用穿不穿鞋做為區別,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不正常的踮腳尖步態, 指的是平常走路時都墊起腳尖, 而不是在特殊環境或特別情況下的踮腳尖, 就像是孩子學了芭蕾舞以後, 開始喜歡墊起腳尖, 這也算是正常的現象。 然而這樣的正常狀況, 如果次數過於頻繁, 由於孩子的雙腳骨骼肌肉尚未發展完全, 會因為踮腳尖時的壓力或穩定性問題而導致關節的不穩定, 不僅可能容易跌倒, 甚至進而造成骨骼肌肉的傷害。 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 除了提醒孩子儘量雙腳著地以外, 也可以將孩子需要拿的東西放置在孩子伸手就可以拿到的位置, 而當孩子語言能力足夠後, 更可以教導孩子利用口語表達請大人幫忙拿東西, 而不要自己踮腳尖嘗試。
除了這些原因,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小編建議, 當孩子踮腳尖走路持續一個月以上, 就應該帶孩子給醫生檢查, 並且積極配合訓練, 才能有效改善孩子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