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自己去玩一會吧

獨立玩耍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信、創造力以及語言能力。 這也是大多數父母的心願, 但讓一歲的孩子踏實地自己多玩上一會兒是件不太容易的事, 不必擔心, 我們有辦法。

寶寶1歲半了, 最近酷愛廚房玩具, 經常到廚房裡耍鍋鏟, 而且總要媽媽陪著玩, 我在有關資料上看到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培養他自己玩, 對他好處。 但是我的孩子自己頂多能玩上10分鐘就要找媽媽, 我該怎麼辦?

其實, 大多數父母都希望自己那個蹣跚學步的孩子可以獨立玩耍。 事實上獨自玩耍對孩子確實有好處, 美國的兒科專家認為,

Advertisiment
大多數的一歲寶寶已經可以自己拿著玩具, 可以自己翻看漫畫書, 可以追著皮球到處跑。 他們認識到自己可以獨立地去做某些事, 而且也經常堅持這樣去做。 獨立玩耍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信、創造力以及語言能力等。 爸爸媽媽經常可以發現15個月大的孩子在自己玩耍的時候總是自言自語, 這種典型的現象正是他的語言能力發展的基礎。

但同時, 一歲的孩子又很少能長時間獨自玩耍。 一般情況下, 15分鐘已經是我們可以預期的最長時間。 所以家長除了給孩子提供獨立玩耍的機會, 還應該注意培養孩子獨立玩耍的能力。

想延長1歲孩子獨立玩耍的能力, 就要牢記四個關鍵字:心情、興趣、習慣和引導。

心情。

Advertisiment
專家提醒我們, 孩子獨立玩耍的能力取決於他的心情。 假如他餓了、累了或者身體不舒服就很難堅持自己玩耍。 家長也不要以為年齡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就應該能夠比小一些的堅持時間長, 比如一個22個月左右的孩子, 雖然他的感知能力和語言能力都要強一些, 對獨立自主的渴望也更強烈, 但是他更希望得到爸爸媽媽密切的照看和關注。

這個時候, 爸爸媽媽不能強行讓孩子自己玩, 或強行增加孩子自己玩的時間, 而應該耐心地坐下來陪著他, 問問他想要什麼。 如果他餓了, 就陪他一起用餐, 讓他高興, 之後再慢慢引導他自己玩。

興趣。 首先, 遊戲必須是孩子的興趣所在。 不管是摞杯子還是把衣櫃抽屜裡的衣服翻得亂七八糟(只要你能夠忍受這亂糟糟的場面就好),

Advertisiment
只要他喜歡玩的, 就會把精力多投入一會。 我的一位朋友就在她家的廚房特意留出兩個底層的抽屜存放儲物盒、塑膠勺子及量杯等, 這讓她15個月大的兒子Jordan非常感興趣, 每次兒子玩著那些勺子和盒子時, 媽媽就有充分的時間做好晚飯。

在孩子完全沉浸在遊戲中後, 你可以慢慢地走開一些或者在旁邊看雜誌等, 假如他把玩具扔向你, 你可以微笑著把玩具還給他, 然後繼續你的閱讀。 幾天或幾周以後, 你就可以離得更遠一些, 但是記住永遠不要讓孩子離開你的視線, 同時要確保孩子所處的環境必須是安全的, 畢竟才1歲多的孩子還沒有任何安全意識。

引導。 單純地把孩子所有玩具都一股腦地拿給他,

Advertisiment
只會令他不知所措, 相反, 你可以通過一定的次序每次只給他一個玩具來吸引他的注意。 這個方法對我女兒堯堯就很管用, 我把她的小動物、圖畫書以及其它玩具都放在臥室的櫥櫃裡, 每次我有工作要做的時候, 就會在她的房間進行, 這時我就先遞給她一個泰德熊, 然後是塑膠錘子, 再以後是幾本書等。 每一次她都會高興地玩上好久。

1歲的孩子需要你的引導, 所以當孩子開始對玩具失去興趣的時候, 你可以通過簡單的問題重新引起他的熱情。 假如他正在玩積木, 你可以邊做自己的事情邊和他說話, 但不要直接參與他的遊戲, 例如你可以說“Wow! 你已經堆了三塊積木了, 你能再加上一塊嗎?”

Advertisiment

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嘗試養成孩子獨自玩耍的規律。 美國華盛頓一位兒童發展研究專家Claire說:“關鍵在於要循序漸進, 每次延長一點時間, 慢慢地孩子就會養成習慣。 ”剛開始也許沒有幾分鐘孩子就會尋求你的參與, 這時不要立刻就回應他, 給他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專家提示我們, 一般孩子剛洗過澡或者剛吃完午飯時心情比較愉快, 是培養獨自玩耍規律的好機會。 同時儘量避免選擇你疲倦或煩躁的時候, 因為家長的心情也許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

記住這個過程不一定會一帆風順, 也許今天孩子自己還玩的很好, 到了第二天他就堅決拒絕再重複昨天的遊戲, 這時候需要家長堅持提供不同的機會讓孩子自己玩耍, 也許在孩子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遊戲中時,你已經在不經意中享受了一個完整的15分鐘,沒有孩子的尖叫,甚至沒有小手來牽扯你的注意力。

適合一歲寶寶自己玩的遊戲:

寶寶獨自遊戲的過程中,他的視覺和聽覺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因而“感覺遊戲”應成為寶寶的主要遊戲形式,下面是一些小遊戲,可以根據寶寶的興趣為他選擇:

撥浪鼓:聽到撥浪鼓的聲音孩子就會感到開心等等。這類遊戲有利於培養寶寶的注意力,使寶寶能積極地適應外界生活。

堆積木:讓寶寶將4塊積木疊成木塔,然後推倒。積木可以讓孩子瞭解大、小、形狀的概念,還能激發孩子的創造力。不斷的迴圈還可以鍛煉寶寶的耐性。

開關盒子:打開和關閉盒子或者其他容器,鍛煉孩子手指的精細動作,刺激大腦發育。你可以放一些小玩具在盒子裡面,然後引誘他去打開,當他每次打開盒子看到不同的玩具時,會很喜歡這種神秘感,願意多玩一會。

扔、追皮球:讓孩子自己把球扔出去,再追回來,可以鍛煉孩子全身的肌肉,以及身體的協調能力。

跳舞:準備一些好聽的兒歌音樂,小孩子喜歡一個人跳舞,尤其是聽到音樂的時候。音樂可以刺激孩子的聽覺,當他學會聽著音樂起舞時,說明他已經會協調自己的各個感覺器官。

塗鴉:幾支彩色鉛筆或蠟筆,一張白紙,會讓寶寶被自己的“藝術大作”深深吸引,還能讓他認識顏色,刺激視覺發育。

拼圖:買個拼圖給孩子 ,或是把不用的圖片撕成幾份,讓孩子重新拼出來。培養孩子的邏輯能力,如果他需要你的説明,儘量先讓他自己完成,在適當的時候也可以出手相助。

捏泥巴:不同顏色的橡皮泥給孩子更多的創造空間,也可以準備一些模具,比如小魚,小花,和不同形狀的幾何型等,既能讓孩子認識事物又能發揮他的創造力。

在寶寶獨自遊戲的階段,你一方面要儘量給孩子選擇色澤鮮豔或帶有聲音的玩具,並且經常給孩子更換玩具,改變遊戲場所, 讓寶寶充分享受獨自遊戲的樂趣。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安全措施,即使是讓孩子自己玩,家長也要在孩子的旁邊,不要讓孩子離開你能夠到的範圍。而且注意不要讓危險的物品也被寶寶當作玩具來玩耍,例如藥品,化妝品,煙,釘子,針,裝有開水的杯子等等。

也許在孩子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遊戲中時,你已經在不經意中享受了一個完整的15分鐘,沒有孩子的尖叫,甚至沒有小手來牽扯你的注意力。

適合一歲寶寶自己玩的遊戲:

寶寶獨自遊戲的過程中,他的視覺和聽覺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因而“感覺遊戲”應成為寶寶的主要遊戲形式,下面是一些小遊戲,可以根據寶寶的興趣為他選擇:

撥浪鼓:聽到撥浪鼓的聲音孩子就會感到開心等等。這類遊戲有利於培養寶寶的注意力,使寶寶能積極地適應外界生活。

堆積木:讓寶寶將4塊積木疊成木塔,然後推倒。積木可以讓孩子瞭解大、小、形狀的概念,還能激發孩子的創造力。不斷的迴圈還可以鍛煉寶寶的耐性。

開關盒子:打開和關閉盒子或者其他容器,鍛煉孩子手指的精細動作,刺激大腦發育。你可以放一些小玩具在盒子裡面,然後引誘他去打開,當他每次打開盒子看到不同的玩具時,會很喜歡這種神秘感,願意多玩一會。

扔、追皮球:讓孩子自己把球扔出去,再追回來,可以鍛煉孩子全身的肌肉,以及身體的協調能力。

跳舞:準備一些好聽的兒歌音樂,小孩子喜歡一個人跳舞,尤其是聽到音樂的時候。音樂可以刺激孩子的聽覺,當他學會聽著音樂起舞時,說明他已經會協調自己的各個感覺器官。

塗鴉:幾支彩色鉛筆或蠟筆,一張白紙,會讓寶寶被自己的“藝術大作”深深吸引,還能讓他認識顏色,刺激視覺發育。

拼圖:買個拼圖給孩子 ,或是把不用的圖片撕成幾份,讓孩子重新拼出來。培養孩子的邏輯能力,如果他需要你的説明,儘量先讓他自己完成,在適當的時候也可以出手相助。

捏泥巴:不同顏色的橡皮泥給孩子更多的創造空間,也可以準備一些模具,比如小魚,小花,和不同形狀的幾何型等,既能讓孩子認識事物又能發揮他的創造力。

在寶寶獨自遊戲的階段,你一方面要儘量給孩子選擇色澤鮮豔或帶有聲音的玩具,並且經常給孩子更換玩具,改變遊戲場所, 讓寶寶充分享受獨自遊戲的樂趣。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安全措施,即使是讓孩子自己玩,家長也要在孩子的旁邊,不要讓孩子離開你能夠到的範圍。而且注意不要讓危險的物品也被寶寶當作玩具來玩耍,例如藥品,化妝品,煙,釘子,針,裝有開水的杯子等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