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初的詞的概括和概念的掌握
概念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一般特徵和本質特徵的反映。 概念是在概括的基礎上形成起來的, 是用詞來標誌的。
從種系發展來看, 概念是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起來的。 但從個體發展看來, 對於人類長期形成的概念只能逐步來掌握。 雖然概念總是以一定的詞來標誌的, 但是, 每個兒童所掌握的同一概念的廣度和深度是不同的, 同一兒童在其不同發展時期, 對同一概念掌握的廣度和深度也是不同的。 這個過程也就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過程。
Advertisiment
兒童最初概念的掌握跟兒童最初概括的特點相聯繫。 兒童要對某一類事物進行概括, 首先需要對這些事物能夠理解, 也就是說, 要有關於這些事物的經驗。 同時, 要有相應的作為概括用的詞。 而這兩者又是密切聯繫的。
兒童知識經驗水準的高低、詞的水準的高低, 制約著兒童概括水準的高低、概念水準的高低。 學前兒童的詞的概括水準還是很低的, 跟成人的概括水準是不同的, 因而學前兒童概念的水準也跟成人概念的水準有所不同。
學前兒童的特點有三。
(1)概括的內容比較貧乏。 學前初期兒童還跟兩三歲兒童一樣, 只能進行初步的概括, 概括的內容極其貧乏。 每一個詞, 基本上只代表一個或某一些具體事物的特徵,
Advertisiment
(2)概括的特徵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質的。 兒童雖能概括某一類事物的共同特徵, 但常常把外部的和內部的、非本質的和本質的特徵混在一起, 還不能很好地對事物的內部的、本質的特徵進行概括。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 學前兒童大多以功用性的定義來說明關於事物的概念。 例如“杯子”, 這是喝水的;“衣服”, 這是穿的。
(3)概括的內涵往往不精確。 兒童還不能進行本質的概括, 因而概括的內涵往往不精確。 有時失之過寬,
Advertisiment
正是由於這些特點, 學前兒童概念掌握的廣度和深度都是很差的, 他們一般只能掌握比較具體的實物的概念, 而不易掌握一些比較抽象的性質概念、關係概念、道德概念。 只有到了學前晚期, 兒童才有可能掌握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 例如野獸、動物、傢俱、種子、勇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