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父母常會說,
孩子越來越自私,
不懂得和別的小朋友分享。
自己而且,
還喜歡搶別人的東西,
好的東西總是要據為己有。
其實,
對於小孩子來說,
他們還沒有自私和豁達的概念,
只不過是喜歡佔有。
他們不懂得成人世界裡面的規則。
但是,
孩子最終要走向社會,
要在群體中生活。
社會是一個巨大的關係網絡,
很多情況下,
孩子在其中必須與他人共同分享許多權利,
不能獨佔。
分享是在社會中與人相處的基本規則,
如果孩子將來長大太自我中心,
就會使孩子得不到尊重,
得不到信任,
得不到友誼,
Advertisiment
因此, 要從小就培養孩子與人分享, 養成慷慨大方的美德。 但是不能夠操之過急, 要注意度。
父母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犯一些錯誤, 反而造成相反的效果。
1、忽略孩子的感受, 孩子不喜歡分享。
即便是成人, 也不可能把自己的所有東西都共用出去, 尤其是自己心愛的東西, 更何況孩子。 而且, 慷慨多半是在自己的需要得到滿足後才有的行為。 成人常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忽略孩子的感受, 甚至逼著孩子把他夢寐以求才得到的東西拿出來和其他孩子共用。
2、不適當的引導, 孩子不懂得拒絕, 也不能接受被拒絕。
Advertisiment
那麼, 如何幫助孩子學會分享與拒絕?
1、善用激將法。
孩子大多在兩歲半以後就能體會到有玩伴的樂趣, 到4歲左右尤其喜歡和小朋友玩合作性☆禁☆遊☆禁☆戲, 一旦找不到玩伴, 孩子會感到無聊、失落, 有的孩子甚至會說:“沒有小朋友, 一個人玩多孤單呀”一類的話。 但是, 即便是跟自己最“要好”的朋友, 孩子也不希望時時彼此交融, 而是要保持各自的獨立性。 就像陽陽和依依形影不離, 可兩人玩做飯的遊戲時不停地發生爭執,
Advertisiment
2、學會商量。
商量是一種交往技巧。 拒絕別人有時要和對方反復“磨嘴皮子”, 直到對方認可。
Advertisiment
3、讓孩子去體會別人的感覺。
孩子是最單純、善良的,
Advertisiment
4、被決絕也是正常。
即便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也應該在寶寶頭腦中強化一個概念———別人的東西不屬於我,只有在人家同意的情況下,才能享用一會兒。3歲的貝貝總是看著別人的東西比自己的好,拿不到手就哭,或是讓爸爸媽媽去跟小朋友要。父母當然不能代勞,於是召來貝貝發更大的脾氣。父母採取冷處理,待他平靜之後再講道理。媽媽告訴他,每個孩子不是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人家的東西貝貝沒有,貝貝有的別人也可能沒有,但如果貝貝能和小朋友換著玩,一件玩具就能換來很多種,孩子們都能玩到自己沒有的東西。後來貝貝接受了這種方法,每每如願,偶爾碰了“釘子”,貝貝也能一臉的無所謂,一會兒又能發現新的目標。因為他已經嘗到了“交換”的甜頭,由此領悟了“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妙處
4、被決絕也是正常。
即便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也應該在寶寶頭腦中強化一個概念———別人的東西不屬於我,只有在人家同意的情況下,才能享用一會兒。3歲的貝貝總是看著別人的東西比自己的好,拿不到手就哭,或是讓爸爸媽媽去跟小朋友要。父母當然不能代勞,於是召來貝貝發更大的脾氣。父母採取冷處理,待他平靜之後再講道理。媽媽告訴他,每個孩子不是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人家的東西貝貝沒有,貝貝有的別人也可能沒有,但如果貝貝能和小朋友換著玩,一件玩具就能換來很多種,孩子們都能玩到自己沒有的東西。後來貝貝接受了這種方法,每每如願,偶爾碰了“釘子”,貝貝也能一臉的無所謂,一會兒又能發現新的目標。因為他已經嘗到了“交換”的甜頭,由此領悟了“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