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會堅持可以讓孩子成長

再堅持一下!

記得我那從美國返台探親度假的妹妹, 帶著兩個小孩跑來台中、住進我社區的那一段日子。 每天我的美術教室一開門, 她的兩個孩子就會沖進來, 吵著要畫畫。

小學二年級的侄兒還會跑來問我:“大阿姨, 我可以畫一整天嗎?”

幼稚園的侄女也吵著:“大阿姨, 我可以每天寫好多好多的字嗎?”

他們對書法、繪畫的每一堂課、不同年齡的課都想上, 就像是餓了好久, 迫不及待想要大快朵頤一樣。

這情景, 可和三年前區別很大。

三年前, 他們在準備赴美前, 暫時借住我們社區。 妹妹本來的用意很簡單,

Advertisiment
待在我身邊, 至少可趁小孩子赴美前多學點東西。 當時才上幼稚園的外甥, 在課堂上連十分鐘都坐不住, 而且非常討厭畫畫, 他死都不肯坐下來學畫。 一兩個月下來, 用盡各種方法, 只能將他坐下來的時間延長個五分鐘。 每次被媽媽強迫而來的他都是滿心不情願。 沒想到, 妹妹飽受孩子哭哭啼啼而來的壓力, 原來堅定的態度動搖了。

“其實, 我想過, 不會畫畫也不會怎樣!”她跑來和我討論。

朋友勸她:“幹嗎把親子關係搞到這麼緊張?孩子不喜歡就不要勉強他!”

她也想要擺脫這令大家心煩的折磨。

“你想放棄, 那是你的事情, ”我也不客氣地對她說, “但你相不相信我, 可以讓孩子找到畫畫的感覺?”

妹妹還是不放棄, , “我相信你, 但我沒法繼續這樣過下去。

Advertisiment

我只說了一句話:“如果你相信我有辦法幫助他, 你就不能三心二意, 就得全力配合。 但決定權在於你。 ”

妹妹思想鬥爭了好久, 想起來台中的原始目的, 終於決定聽我的話。 我們取得共識, 口徑一致:

第一點, 這是他的畫畫時間, 不准有任何理由不來或遲到, 就是生病或哭鬧我也堅決要他來, 讓他徹底死了可以不來這條心。

第二點, 來了就要聽姨媽的話, 不聽話, 媽媽就得離開教室。 這是要讓他知道, 反正這段時間只要畫畫就對了。

聰明的小孩子其實也很現實, 當他發覺哭鬧都不能免除畫畫, 而且不畫也不能離開座位, 瞭解現實狀況後就死心了, 同時安靜地坐下來畫畫。 畫著畫著, 他的興趣產生了, 過了兩三個月後,

Advertisiment
妹妹告訴我, 小孩每天回家後都在畫畫, 有時甚至一天可以畫到四五個小時。 完全讓人無法相信這個孩子曾經那麼排斥畫畫。

而他現在的畫畫真的很精彩, 完全沒有任何大人色彩, 尤其是他畫的昆蟲、汽車、動物等, 色彩鮮明, 一派純真、活潑的氣象。 他到美國上學沒多久, 就因為精彩的繪畫表現而受到學校老師的讚揚, 同時作為代表出去舉辦展覽, 看過作品的人無不讚歎有加。

他當初為何如此排斥繪畫?我並不清楚, 多半是在起步的階段受到挫折或誤導, 但經過這一段磨合期, 他的能力被啟發出來, 半年後就開始有倒吃甘蔗的喜悅, 這時即使要他放棄繪畫都不可能了。

我知道妹妹一直很努力要當個好媽媽,

Advertisiment
所以這次返台, 我也要妹妹把握機會, 儘量參與我的教學, 注意我怎麼上課。 幾天下來, 妹妹有感而發, 對我說:“以前看你上課, 總覺得你輕輕鬆松, 晃來晃去, 好像沒什麼, 現在我才體會到, 你講的每一句話都很重要。 ”她還補充, “有時, 你一句聽起來不怎麼樣的話, 其實對小孩的激勵很大, 他們都能接受。 我以前都無法感受到這些有這麼重要!”

聽了這些讚美, 本來應該心裡歡喜, 但我卻不禁對自己苦笑。 因為我知道, 一再聲稱要為我的教學做見證的妹妹, 如果當初我按照一般的行情收費, 我幾乎可以打包票, 她應該會選擇放棄。 因為我知道, 大部分父母在付出代價後, 幾乎都等不及要看到立竿見影的成果, 能夠耐心等待孩子成長的人,

Advertisiment
實在是少數。 通常, 如果還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可以接受的父母的比例可能還會更低。

堅持學習, 才可以越過某些學習的障礙, 享受學習帶來的成果。

屢屢看到孩子在克服挫折的關頭苦苦掙扎, 父母大多已經失去了耐心, 使得孩子學習受挫, 甚至克服障礙的契機一去不再來。 我除了心疼, 也只能保持沉默。

我的書法班上, 有一個男孩, 雖然個性上比較拘泥一點, 卻是一個很認真的孩子。 他如果跟著書法的九宮格臨帖, 沒有問題, 但是一脫離九官格, 就很難掌握整個字的架構。 他本來對寫書法非常有興趣, 後來遇到困難難以突破。 學期結束時, 他告訴我他不學了。 因為家長覺得他沒什麼進步, 乾脆就放棄了。 我真的替他覺得可惜, 他已經練習了一段時間的楷書,雖然還沒練好,但只要再練一段時日,過了這一關的挫折,也就能克服他自己的困難,如此對他日後的學習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很無奈,雖然我知道問題在哪裡,但家長卻放棄了。我告訴他:“回去請媽媽打電話給我!”但我心裡想,她多半不會打。我沒有猜錯。

我想這已不純粹是寫字的問題,而是面對“困難”時的處理態度。如果家長在背後支持力量夠大的話,借著寫書法,是可以幫助孩子越過某些學習的障礙,但是孩子有困難,自己沒有能力面對時,家長如果也選擇放棄,那麼問題或困難依舊仍在,不會因為他長大了,問題就消失了。

我對教學一直樂在其中,如果能夠幫助孩子建立信心面對挑戰,越過困難,‘那是一件好玩且有意義的事,但我常常是看著孩子在興趣的邊緣被父母強行拉走。

還有美術班的一位家長,孩子四歲半,從來沒有畫畫的經驗,媽媽希望她學繪畫。第一堂課,孩子非常畏縮,因為她根本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好不容易從最簡單的圓形人手,加上脖子、四隻腳,畫了一隻長頸鹿、一棵樹,孩子很高興,第一次看到形象出來,歡歡喜喜地回家了。第二堂、第三堂,她還是有點畏縮,但慢慢會畫石頭、會畫氣球、會畫人物了……第四堂課,她沒來,下課的時候,媽媽帶著她出現在門口,簡單交代了一句話:“我覺得這個孩子沒天分,所以不學了。“我愣了好久好久,看著她們離開的背影,連一句話都來不及說。

每當看到孩子亂塗一通,或是遲遲不願意動手,或是都只畫自己習慣畫的東西……老師或家長必須慢慢引導他,讓他有信心,敢動手,而且不要否定他,讓他願意慢慢去嘗試;而且發現有一點點可以讚美的地方,就要對孩子表達支持與鼓勵,讓他內心即將萌芽的樂趣可以一點一滴地被啟發出來。

對兒童美術教育來講,引導、幫助孩子,給孩子機會是天經地義的事,也許剛開始我們不知道這個芽何時會冒出來,剛開始也許進步得很緩慢,但是我們一定要耐心等待。我相信,只要你給他時間,給他機會,他一定會健康地萌芽、長大。

不過,即使再堅定的理想與信念,有時也不免會在內心和放棄交戰。當孩子好不容易建立信心,拿出一張經過一番努力、加上老師讚美首肯的塗鴉給父母時,“父母如何看待這張畫?”這常會帶給我很大的壓力,我和孩子已經很努力地想讓這個嫩芽冒出來,但是,也許父母的感受卻不同:“孩子就是不會,所以老師才應該要教!”“一堂課多少錢,為什麼還是亂畫一通!”“為什麼那麼久了,還是進步那麼慢!”

父母親不瞭解的是,如果想迎合家長,而不是站在“啟發孩子”的教育立場,不替孩子著想,我可能還更輕鬆一點而家長可能也會覺得:“孩子進步神速!”“畫得這麼好,這一堂課學費花得值得!”“這個老師很會教,孩子一學就會了。”

其實,最簡單最不費力氣的教學,就是對孩子照本宣科,讓孩子依著葫蘆畫瓢,但這將戕害孩子不淺。我只要告訴他們怎麼畫,或是畫給他看,讓他們照著描畫即可,而孩子帶回去的東西,絕對會讓家長滿意。而這完全抹殺了孩子與生俱來的創意,強制將世間一件最有趣的事變成無聊、無趣。而且,這樣教出來的孩子將如何成為真正的藝術家或有創意的人呢?

家長可能難以想像,一個真正負責的老師要借著肯定、幫助、支持,讓孩子對本來沒興趣、害怕或沒信心的創作,慢慢放開心胸、肯動手,慢慢建立信心,到他喜歡、執著,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我們得花多少力氣來克服孩子的學習與心理障礙,才能和孩子並肩走出來。我相信,如果家長能夠體會,他們就會更珍惜手上那張由孩子“自己”畫出來的畫,即便是塗鴉。

我更寧願相信,他們不是對孩子愛得不夠,信心不足,或不願意耐心等孩子成長,只是單純的不瞭解罷了。

真是可惜啊!再堅持一下,就真的可以嘗到甜美的成功果實了。

他已經練習了一段時間的楷書,雖然還沒練好,但只要再練一段時日,過了這一關的挫折,也就能克服他自己的困難,如此對他日後的學習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很無奈,雖然我知道問題在哪裡,但家長卻放棄了。我告訴他:“回去請媽媽打電話給我!”但我心裡想,她多半不會打。我沒有猜錯。

我想這已不純粹是寫字的問題,而是面對“困難”時的處理態度。如果家長在背後支持力量夠大的話,借著寫書法,是可以幫助孩子越過某些學習的障礙,但是孩子有困難,自己沒有能力面對時,家長如果也選擇放棄,那麼問題或困難依舊仍在,不會因為他長大了,問題就消失了。

我對教學一直樂在其中,如果能夠幫助孩子建立信心面對挑戰,越過困難,‘那是一件好玩且有意義的事,但我常常是看著孩子在興趣的邊緣被父母強行拉走。

還有美術班的一位家長,孩子四歲半,從來沒有畫畫的經驗,媽媽希望她學繪畫。第一堂課,孩子非常畏縮,因為她根本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好不容易從最簡單的圓形人手,加上脖子、四隻腳,畫了一隻長頸鹿、一棵樹,孩子很高興,第一次看到形象出來,歡歡喜喜地回家了。第二堂、第三堂,她還是有點畏縮,但慢慢會畫石頭、會畫氣球、會畫人物了……第四堂課,她沒來,下課的時候,媽媽帶著她出現在門口,簡單交代了一句話:“我覺得這個孩子沒天分,所以不學了。“我愣了好久好久,看著她們離開的背影,連一句話都來不及說。

每當看到孩子亂塗一通,或是遲遲不願意動手,或是都只畫自己習慣畫的東西……老師或家長必須慢慢引導他,讓他有信心,敢動手,而且不要否定他,讓他願意慢慢去嘗試;而且發現有一點點可以讚美的地方,就要對孩子表達支持與鼓勵,讓他內心即將萌芽的樂趣可以一點一滴地被啟發出來。

對兒童美術教育來講,引導、幫助孩子,給孩子機會是天經地義的事,也許剛開始我們不知道這個芽何時會冒出來,剛開始也許進步得很緩慢,但是我們一定要耐心等待。我相信,只要你給他時間,給他機會,他一定會健康地萌芽、長大。

不過,即使再堅定的理想與信念,有時也不免會在內心和放棄交戰。當孩子好不容易建立信心,拿出一張經過一番努力、加上老師讚美首肯的塗鴉給父母時,“父母如何看待這張畫?”這常會帶給我很大的壓力,我和孩子已經很努力地想讓這個嫩芽冒出來,但是,也許父母的感受卻不同:“孩子就是不會,所以老師才應該要教!”“一堂課多少錢,為什麼還是亂畫一通!”“為什麼那麼久了,還是進步那麼慢!”

父母親不瞭解的是,如果想迎合家長,而不是站在“啟發孩子”的教育立場,不替孩子著想,我可能還更輕鬆一點而家長可能也會覺得:“孩子進步神速!”“畫得這麼好,這一堂課學費花得值得!”“這個老師很會教,孩子一學就會了。”

其實,最簡單最不費力氣的教學,就是對孩子照本宣科,讓孩子依著葫蘆畫瓢,但這將戕害孩子不淺。我只要告訴他們怎麼畫,或是畫給他看,讓他們照著描畫即可,而孩子帶回去的東西,絕對會讓家長滿意。而這完全抹殺了孩子與生俱來的創意,強制將世間一件最有趣的事變成無聊、無趣。而且,這樣教出來的孩子將如何成為真正的藝術家或有創意的人呢?

家長可能難以想像,一個真正負責的老師要借著肯定、幫助、支持,讓孩子對本來沒興趣、害怕或沒信心的創作,慢慢放開心胸、肯動手,慢慢建立信心,到他喜歡、執著,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我們得花多少力氣來克服孩子的學習與心理障礙,才能和孩子並肩走出來。我相信,如果家長能夠體會,他們就會更珍惜手上那張由孩子“自己”畫出來的畫,即便是塗鴉。

我更寧願相信,他們不是對孩子愛得不夠,信心不足,或不願意耐心等孩子成長,只是單純的不瞭解罷了。

真是可惜啊!再堅持一下,就真的可以嘗到甜美的成功果實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