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會尊重孩子的節奏 —— 讀《父母課堂》有感

轉瞬間, 孩子步入小學快一個學期了, 回想三個多月的學習生活, 做為家長的我和孩子一起緊張著, 更確切地說, 是比孩子更緊張。 時而擔心孩子跟不上老師的教學節奏;時而懷疑她的交往能力;時而又質疑她學習習慣的養成……

常言道:關心則亂。 的確如此, 每天的緊張情緒使我這個在小學工作了十幾年的"老"教師, 一時間竟將所有的教育理論, 教育策略拋之腦後。 記得那是孩子剛開始學拼音時, 聲母、韻母合拼不起來經常發生, 比如"b-a"拼出"bo"的音, "p-a"拼成"ba"。 數學學習也是這樣, 初學數字"2、3、4、5、6、9"的朝向問題, 我認為非常容易的事在孩子那裡屢屢犯錯誤。

Advertisiment
於是, 一向認為脾氣良好的自己在不經意間竟也學會了"河東獅吼"的武藝。

一天, 孩子拿回了《父母課堂》, 其中一篇文章是對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的專訪, 她明確的指出--孩子的學習成績是由父母決定的。 父母對學習中諸多問題的理解和認識決定著孩子的成功與否。 尹老師說, 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酒心巧克力, 孩子如何能不喜歡;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牛黃解毒丸, 孩子又如何能喜歡?讓孩子愛上學習, 首先要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 當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的時候, 他便會投入精力, 學習就會變得有趣、輕鬆, 沒有那麼沉重了。 家長可以用玩遊戲的方法引導孩子的興趣,

Advertisiment
即所謂的"寓教於樂"。

一語點醒夢中人, 尹老師的話引起了我對孩子教育的深深思索:我對孩子的教育是不是沒有考慮到孩子的節奏?我犯了嚴重的揠苗助長的錯誤。

在以後的時間裡, 我嘗試著慢下來, 對孩子的要求相對降低。 跟隨孩子的認知節奏, 學習節奏, 用一些更感性的方法幫孩子突破學習的難點, 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比如:孩子"b""p""d""q"識記發生困難時, 我採取做半圓加小棍抽拉的方式加強記憶;當拼讀發生困難時, 我將聲母韻母一一做成卡片, 讓它們找朋友。 這些做法既增強孩子的記憶, 又增加了學習的興趣。

這樣一個階段下來, 孩子在學習中找到了樂趣, 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想來, 真的要感謝《父母課堂》, 是它使我由偏激回歸了理性,

Advertisiment
重新認識到遵循孩子心理發展規律, 尊重孩子的重要性。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家長不應該側重于充當指揮者, 更重要的應該是陪伴者, 建議者和幫助者。 家長只是陪伴孩子在人生的路上成長, 至於孩子有多大的舞臺, 取決於家長給孩子自主能動的空間有多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