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好的衣服他硬要弄亂, 要他不碰開水壺他偏要碰, 把貴重的液晶電視反復地開關。 一歲半的孩子做壞事就像是玩遊戲, 你罵他, 他咧嘴一笑, 你阻止他, 他硬來, 你不滿足他的無理要求, 他賴地打滾, 甚至拿頭撞牆。 家長頭疼不已:“這麼叛逆怎麼管?”兒童心理專家卻認為,
Advertisiment
學會對寶寶說“不” 一、一歲半小孩為啥喜歡“對著幹”
有了孩子, 煩惱便一宗接著一宗。 真正屬於大難題的, 始於小孩有了獨立自主的意願, 故一歲半的小孩就開始和家長“對峙”。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教育心理學博士馮夏婷說, 一歲半的孩子已經具備基本的獨立活動的能力,
Advertisiment
不過, 如果處理不當, 學習能力極強的孩子也可能從中學會錯誤的行為方式。 比如他提出了無理要求, 你要是立場不堅定, 反對不成而屈服於他的哭鬧, 他就會知道這種方法很管用, 進而一再使用這種方法, 並且逐步升級, 從哭鬧, 扔東西, 賴地, 撞頭, 再到跳樓。 如果你中途投降, 就意味著從此喪失了教育的主動權。
二、該say no的必須“斬釘截鐵”
馮夏婷說, 與其反反復複, 做“說話不算數”的壞榜樣,
Advertisiment
專家認為, 給小孩立規矩要盡可能少, 且不宜用很凶的方式。 好比“不收好玩具就不給吃飯”和“玩具丟了一地, 我們一起來收拾好嗎”, 後者更讓人樂於接受。 更重要的是, 不是原則性的問題, 就不要完全拒絕。 炸雞可以少吃一點, 玩具一個月買一件也行。 但對摸開水瓶、玩刀這類極其危險的要求, 家長必須斬釘截鐵地拒絕, 完全沒有迴旋餘地。 從你的態度, 孩子會明白“能做”和“不能做”的界限在哪裡,
Advertisiment
三、在他“心平氣和”時講道理
發脾氣的時候是聽不進道理的, 孩子也不例外。 即使你再和顏悅色, 溫言細語, 他要是正在氣頭上, 就別指望你說的道理能起效。 馮夏婷博士說, 跟孩子講道理也要選時機。 “在哭鬧的時候可以安慰他, 在心平氣和的時候才能說服他”。
以要不要吃餅乾為例, 媽媽可以說:“你那樣哭多不好, 要是想吃, 說說你的理由。 ”飯前吃餅乾影響小孩的胃口, 那麼飯後吃行不行?如果離吃飯還有一段時間, 不妨和孩子商量:“現在只吃一片, 等晚一點再吃一片好嗎?”寶貝想玩別人的玩具, 搶是絕對不允許的, 但可以讓他問別人:“你是不是不玩?能不能借我玩一下呢?”用這些方法, 家長既可以順利達到教育的目標,
Advertisiment
四、家長的教育態度要一致
很多時候, 爸爸說不, 媽媽說好, 兩個人態度不一致, 小孩的壞脾氣越發滋長。 對此, 馮夏婷博士認為,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 父母表現出來的應該是一致的意見。 即使兩人意見有分歧, 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拆對方的台。 “有什麼話可以私下裡說。 但當著孩子的面, 決不能互相抱怨”。
如果爸爸很嚴厲, 媽媽在配合的同時, 還可以適當協調, 給爸爸留一個“臺階”。 比如說:“爸爸這次就讓寶寶一次吧, 但絕不可以有第二次。 ”又比如:“爸爸現在不同意, 待會再跟他說好嗎?”爸爸可以順勢緩和一下態度, 孩子也更容易接受教育。
總之, 為了保證寶寶的安全, 避免寶寶形成專橫刁蠻的不良行為習慣, 爸爸媽媽們要學會對寶寶說“不”!
(兼職編輯:Avi) 爸爸媽媽們要學會對寶寶說“不”!
(兼職編輯:A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