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會從症狀辨別寶寶病症

學會從症狀辨別寶寶病症

孩子在發病前後, 常常會有一些特殊的表現, 父母如果觀察到了這些症狀, 或一些危險信號, 可以及時送孩子就診, 避免延誤病情。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小兒疾病的觀察方法, 供年輕父母參考。

外傷:活潑好動的孩子會不慎被電風扇、門窗等軋及手指, 或自己用刀片及利器劃傷引起出血, 車禍也是導致小兒外傷的一大原因。 如遇這些情況, 父母應注意觀察以下要點:

*局部出現紅腫、疼痛、皮膚破裂、出血或活動受限制, 可能是傷筋或軟組織挫傷。

*如果是四肢局部有腫脹、畸形,

Advertisiment
疼痛明顯, 或者患兒拒絕活動, 可能是關節脫位或骨折, 應及時去醫院。

*如果小兒頭部受外傷, 父母應瞭解孩子受傷及傷後的經過, 觀察頭部傷痕的深淺, 如有意識障礙、頭痛、噁心、嘔吐等現象, 應立即送醫院。

咳嗽:這是一種較常見的症狀, 有的父母也許會大意, 只憑孩子咳嗽的次數來辨別輕重, 其實這是一種錯覺。 觀察要點:

*如果孩子咳嗽伴有發熱, 大多為感染所致, 如受涼後咳, 伴有低熱、流涕等症狀, 可能是由於感昌引起的。 如果咳嗽加劇, 並有發燒現象, 要及時送醫院診治。

*如果看到孩子鼻翼扇動, 並出現點頭樣呼吸, 口唇四周發青, 這是明顯的氣急和呼吸困難的表現, 應立即送醫院, 一刻也不能耽誤。

*小年齡的寶寶還不會咳出痰液,

Advertisiment
易發生噁心、嘔吐等現象, 如果寶寶是在陣發性劇咳後嘔吐, 有可能是百日咳。 如果是異物吸入的話, 也會發生劇咳後嘔吐, 並有面色發青、喘不過氣來的表現, 應立即送孩子去醫院取出異物。

腹瀉:如果孩子感冒受涼、添加輔食不當, 或者父母給孩子吃了不潔食品、生冷食品或不易消化的食品, 會導致小兒腹瀉。 需要提醒的是, 不能光憑孩子腹瀉的次數多少來判斷病情的輕重。 觀察要點:

*如果大便的形狀為糊狀或水樣便, 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 常見的原因是病毒感染或餵養不當。

*如果大便呈粘凍樣或膿血樣, 有可能是腸炎或菌痢。

*父母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全身症狀, 比如有否發熱、嘔吐、胃口及精神狀態如何,

Advertisiment
同時要注意觀察孩子小便的次數, 因為小兒腹瀉嚴重時, 會引起體內失水、電解質紊亂, 一旦出現尿少或無尿, 這是極嚴重的表現, 要立即送醫院。

腹痛:小兒腹痛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 由於小兒腹痛的原因很多, 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觀察:

*如果孩子看上去面色正常, 腹痛後活動如常, 則病情較輕;如果腹痛後面色表現為青、紫或白, 大多為急病, 要及時上醫院。

*如果腹痛並伴有嘔吐, 也說明病情較重, 應速去醫院診治。

嘔吐:孩子嘔吐時, 吐出的主要是胃中的內容物。 父母需加強觀察, 因為它能迅速引起脫水, 尤其是嬰兒和年幼的兒童。 小兒嘔吐的原因很多, 極大多數並不嚴重, 發作一次後, 孩子會逐漸恢復正常。

Advertisiment
觀察要點:

*給孩子測體溫, 看他是否發熱。

*如果孩子反復嘔吐超過6小時, 要儘快看醫生。

*出現任何脫水的現象, 如口腔及嘴唇乾燥, 尿液的顏色變深或6小時無尿, 孩子精神不振、昏睡, 要立即看醫生。

淋巴結腫大:父母在給孩子洗澡時發現孩子的頸部有黃豆樣大小的腫塊, 這是小兒在生長時期, 淋巴系統發育比較旺盛, 一般在頸部能摸到淋巴結, 不超過豌豆大小, 質地柔軟。

*5歲以內的小兒, 淋巴系統的反應較劇烈, 一旦感染, 局部淋巴結也很容易發炎。 當摸到淋巴結較大, 並有痛感或局部紅、腫、熱等現象出現時, 應引起重視, 及時到醫院檢查, 治療。

*嬰兒時期, 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也可能造成局部淋巴結化膿, 並迅速向淋巴結周圍組織護散,

Advertisiment
發生淋巴結周圍蜂窩組織炎。 如果發現小兒高熱不退, 淋巴結局部紅腫、發硬、範圍很廣, 要引起重視。

*如果孩子出現吞咽或呼吸困難, 流口水, 頭部喜歡後仰, 哭聲嘶啞, 有可能是頸部深層淋巴結髮生炎症, 若任其破裂, 膿液有可能被吸入氣管, 有窒息的危險, 應急送醫院處理。

總之, 小兒若發病或病情有所發展, 總有些可疑的“蛛絲馬跡”, 父母只要注意觀察, 就不難發現。 掌握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也便於在就診時向醫生陳述病情, 醫生能及早確診, 對症處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