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會把握早教中自由與紀律

自由是給寶寶的發展機會, 紀律是對寶寶的成長保護寶寶首先需要自由的發展環境, 寶寶在不同的月齡 , 在生理與心理會有不同的發展需求, 父母要根據寶寶的需求提供適時適性的環境條件, 要做到這點, 實際上比較難的。

父母們多以自己的想法來規劃寶寶的發展, 以大人 的準則來衡量寶寶的行為, 在大人眼裡, 寶寶只是個孩子, 缺乏鑒別能力, 只喜歡玩;而寶寶卻有很強的自我意圖, 他很清楚自己需要做哪些“工作”, 需要得到大人的哪些配合, 他有自己的“工作準則”, 並不希望受到大人的干擾。

Advertisiment
當父母不以俯瞰的姿態, 而以蹲下來平等的姿態看待寶寶, 那麼寶寶容易獲得真自由。

其次寶寶需要遵循紀律與規範, 人的發展依賴於社會群體, 而社會為了保障公平與自由, 制訂了許多行為與道德規範, 讓個人去服從, 遵循規範的, 就獲得安全與自由, 相反, 就失去安全與自由。

因此, 在這些行為與道德規範面前, 我們又必須教育寶寶去遵循。 比如, 在寶寶眼裡, 怎樣過馬路都可以, 而父母必須告訴他要看紅綠燈, 要走斑馬線, 這顯然限制了行走的。

自由讓他獲得社會的安全寶寶開始不聽話的階段, 是他個體意識發展的階段, 他開始獨立、擁有個性, 不願隨意聽從別人的安排, 而是憑藉自己的判斷與思路來為人處事。

Advertisiment

父母通常在一歲多時發現寶寶開始我行我素, 在兩歲時尤其明顯。 多數父母已習慣于讓寶寶聽從自己的指令, 凡事替他作安排, 一方面是出於父母之愛, 總想幫他做得更多、學得更好, 另一方面出於自我意識 的狹隘, 總是從自己的想法出發, 讓寶寶服從于自己。 因此, 當寶寶開始獨立思考的時候, “不聽話”的衝突就油然而生。

父母應該坦然面對這種衝突, 不要產生衝突, 就條件反射式地利用強勢的懲罰手段來解決, 這樣可能使寶寶將來成為唯唯諾諾缺乏主張的人, 也可能使他成為陽奉陰違的人, 也可能使他誤認為暴力是解決衝突最好的手段;當衝突產生, 首先應該給寶寶尊重的態度, 這樣不會傷害寶寶自尊而使衝突加劇;其次雙方溝通,

Advertisiment
換位思考 , 商量矛盾解決的辦法, 當寶寶的想法只是違背大人的意旨, 本身沒有原則性的對錯, 那麼多數情況下需要尊重他的想法, 如果是原則性的問題, 那麼父母就要堅持原則。

父母如把寶寶當成獨立的人, 凡事平等商議, 寶寶將來不僅能夠獨立思考, 善於解決問題與把握發展機會, 而且喜歡與父母交流思想與分享酸甜苦辣, 這才是天倫之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