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會綜合考慮才能理想購物

在日常生活中, 常見有人為貪圖某些細小的利益, 卻反而給自己帶來很大損失;或為節省某些細小的費用, 卻因之造成更大浪費。 這是一種顧此失彼、得不償失的節財行為。 有些人為了在購買時省下點錢, 便去購買那些殘次品或者“二手貨”。 以為這樣是占了便宜, 然而不知買回的是一把“漏壺”, 用它去“裝油”, 不等提到家, 滿滿的一壺油都漏光了。 買“壺”的確省了錢, 但漏掉的油的價錢不知比買壺所省下的多出多少倍。

我們知道, 一些耐用消費品, 除了購買費用之外, 還有使用費用。 所以在購買時要計算總費用。

Advertisiment
只有總費用便宜時才算是合算。 有些商家也常用這種方法誘騙顧客。 有一種加進了特殊配方的膠捲, 出售時價格極低。 但由於這種膠捲必須到所指定的洗印部才能洗印, 而洗印費卻要價極高。 這樣一算總帳, 反而比買別的膠捲費用更高。 對於這樣的陷阱, 為什麼總有人不斷前來上當。 原因是人們只見香餌、不見金鉤。 要想走出買得起, 用不起的誤區, 有這樣幾種方法可供參考:

(1)要看得全面一點。 就是要全面地看問題, 不要只看局部。 我們購買商品的目的是為了使用, 因此, 在計算商品的費用時, 就不要忘記把購買費用和使用費用都計算出來。

(2)要看得長遠一點。 就是考慮長遠的利益, 不要只看眼前一點小便宜。 有此東西從近期看的確很便宜,

Advertisiment
便是由於其經不住時間的考驗, 很快就變得不值錢了。 那時再來看就不便宜了。

(3)要看得透徹一點, 就是要看到事物的本質。 有些看似便宜的東西, 實際並不一定便宜。 如總價雖低, 但性能價格比較相對很高的商品就不便宜。

(4)要看得明白一點, 就是不能為了省錢而省錢, 更不能通過壓抑消費欲望來省錢。 真正的省錢應是用最少的錢獲得最大的享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