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聆聽嬰兒的哭聲



      因為各種原因引起的哭鬧有時會有一定特點。
    (1)饑餓引起的哭鬧, 開始時哭聲平緩、婉轉, 給奶吃時哭聲馬上停止, 如果長時間不能滿足新生兒的需要, 哭聲逐漸變得劇烈。
    (2)炎癥或身體不適的哭鬧, 為持續性、經常性哭鬧, 或哭鬧的同時伴有煩躁、吵鬧, 如外耳道癤腫時可伴有軀體的躁動、搖頭或用手打頭。
    (3)打擊、驚嚇或燙傷往往引起爆發性哭聲, 聲音高而尖, 回聲較長或特別短。
    (4)臀紅哭鬧。 大小便之后由于尿液和大便刺激了皮損部位引起哭鬧, 由于這種刺激有一個逐漸加重的過程, 嬰兒的哭聲也是由弱到強,
Advertisiment
及時更換尿布后可以緩解。
    (5)大小便哭鬧。 有的嬰兒在大便時, 尤其當大便較干時, 由于腸道的蠕動, 使新生兒腹部發生疼痛而哭鬧, 在嬰兒尿道口或包皮感染時, 尿液會刺激局部引起疼痛, 常為突然的哭鬧, 也可以比較劇烈, 大小便排完之后比較快地安靜下來。
    (6)顱內出血或缺氧缺血性腦病時, 常引起腦性尖叫, 特點為音調高尖, 無回聲的哭叫音。
    (7)陣發性劇烈哭鬧, 常為腸絞痛的表現, 哭鬧非常劇烈, 可出現雙腿向腹部屈曲, 持續十幾分鐘或數十分鐘, 給予喂奶或安撫均無效或僅緩解極短的時間。 哭鬧為陣發性, 間隔時間長短不等, 從十余分鐘到十余小時不等, 哭鬧間期嬰兒一般狀況良好, 飲食、大小便基本正常。
Advertisiment
患兒常常鬧得全家不得安寧, 異常緊張, 而大部分患兒在來醫院余中緩解, 全然沒有劇烈哭鬧的痕跡。 這種患兒時好時壞, 斷斷續續可延續數天, 一般不超過一周。 體格檢查也沒有明顯異常, 多發生在出生后一個月或一個月以上的嬰兒, 人工喂養兒比母乳喂養兒發生率高, 其病因不明。
    (8)低弱的哭聲, 伴有呻吟, 同時精神反應差, 是病情危重的提示, 應該馬上送醫院診治。
    一般來說只要滿足了嬰兒的要求, 或解除了不適, 新生兒很快就會安靜下來。 如仍不緩解, 提示嬰兒處于異常狀態, 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