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會自我服務,培養良好品質

調查報告:2-3歲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是比較差的。
在現實生活中, 幼兒的實際發展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專家對一個班級的22位幼兒進行了調查, 情況如下:
進餐:大多數幼兒不能做到獨立進餐。 掉飯粒, 剩飯, 挑食的現象很普遍。 在全班22位小朋友中, 只有4位小朋友在家偶爾練習過使用筷子。

洗手, 洗臉等:一部分幼兒經過父母配合教育掌握了該項要求, 多數幼兒則不然, 洗手, 洗臉的過程就是玩水的過程, 或者就是只會簡單地把手放在水龍頭下面沖一下。

入廁:在上幼稚園之前, 父母很少對幼兒進行專門的入廁訓練,

Advertisiment
大部分幼兒不能獨立入廁。

穿衣服等:大多數幼兒在三歲左右穿不系鞋帶的鞋子, 但很難分清左右。 個別幼兒不能自己穿鞋和襪子, 根本沒有穿的意識。

吃水果會自己去皮:85%的幼兒會。

整理物品:半數以上的幼兒根本不懂什麼叫整理東西, 為什麼要整理自己的東西以及如何整理自己的東西。

用過的東西能放回原處:僅有2位幼兒的回答是肯定的, 但前提是大人的提醒。 玩過的玩具能收好。
通過以上的調查, 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2-3歲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是比較差的。
原因何在?主要原因應歸結於家庭。
在對待幼兒勞動這個問題上, 父母往往持三種錯誤態度:
第一, 過度的愛護。 許多應孩子去做的事, 父母習慣于包辦代替,

Advertisiment
親歷親為。
第二, 認為孩子小能力差, 以後學也不晚。
第三, 怕麻煩。

學會自我服務和學會勞動是培養孩子良好品質的重要途徑

父母要認識孩子自理能力和勞動的道德價值

讓孩子學會自理, 承擔一些家務勞動, 為的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及家庭義務感和責任感, 並由此進一步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一屋不掃, 何以掃天下?”我們不僅要讓孩子在實踐中學習一些生活勞動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思想、習慣、吃苦耐勞的精神、有責任感、獨立自主自強的精神及堅強的意志, 有了這些良好的思想品質, 就可以“遷移”到學習、工作、事業等方面, 對他們一生成長都有好處。

尊重並培養孩子自我服務、熱愛勞動的意識

Advertisiment

幼兒已有了獨立意識萌芽, 他們什麼都要來個“我自己”。 隨年齡增長, 他們不僅要獨立穿脫衣服、洗臉洗手, 而且還要自己洗手絹、洗襪子, 自己修理或者製作一些玩具, 甚至還想自己洗碗、上街買東西, 對於孩子正在萌發的獨立意識, 我們一定要予以重視、支持和鼓勵。 如果經常壓制孩子的獨立願望, 他將

來可能會成為一個處世消極、無所作為的人, 這樣的孩子只會什麼事都要等大人替他準備好。 父母應讓孩子樹立“我會”、“我能自己做”的自信心。 “我行”這種自我感覺很重要, 因為它是孩子得以發展的動力。

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精神

對於幼兒來說, 自己穿脫衣服、整理和收拾玩具等, 需要他們付出很大的努力, 克服一定的困難。

Advertisiment
作為父母, 應要求孩子克服困難, 堅持讓孩子去做事, 不管孩子哭鬧, 不“心軟”、“妥協”, 依順孩子。 父母若感情用事, 不僅不能給孩子勇氣, 無助于孩子克服困難、經受磨煉、戰勝痛苦, 相反, 只會增加孩子的恐慌、軟弱。 要孩子堅持獨立、不怕困難, 父母應“心硬”些。 其實每個孩子剛開始學自理都會感到困難、力不從心, 但要做個好孩子的願望在鼓勵著他們, 他們會不斷克服困難, 堅持到底, 直至成功, 這就有助於鍛煉幼兒的意志, 增強幼兒克服困難的信心, 幼兒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及成功的來之不易。 可見, 學會自理和勞動可讓幼兒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 增強責任感, 促進其獨立性的初步形成。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
有研究表明:2~4歲是兒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習慣初步養成的關鍵期。
Advertisiment
父母應抓住這個時期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簡單勞動, 培養其生活的自理能力, 培養勞動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從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看, 年齡越小越單純, 可塑性越強, 越容易接受各種影響和教育, 此時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及習慣越易成功。
首先, 應把幼兒作為一個完整的, 獨立的個體來看待, 建立一種親密, 平等, 和諧的關係。
其次, 放開手腳, 為幼兒提供盡可能多的學習機會。 機會是學習的前提, 有了機會, 幼兒才有可能去動手實踐。
再次, 父母要有耐心, 對幼兒的學習能力應該有一個客觀的認識, 不能操之過急。 成人眼裡簡單的問題, 對三歲前的幼兒卻常常意味著極大的困難。所以,面對幼兒不可避免的失敗,千萬不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以免挫傷幼兒的自尊心和學習的積極性。
自理能力強的孩子喜歡說“讓我自己來”,他們不用大人幫忙,自己脫衣服,自己吃飯,自己大小便,自己整理床鋪和玩具。對此大人應放手讓孩子幹,不要認為孩子幹不好或怕麻煩、圖省事而不讓孩子幹,這樣會使孩子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弱者。
大人還應用恰當的方法耐心地教給孩子生活自理的技能。孩子手部的小肌肉正在發育中,動作的靈活性、準確性較差。因此要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應當教給孩子勞動技能,如教孩子整理床鋪或系鞋帶時,你首先要將各個專案直觀地演示給孩子看,要把動作的順序、方法解釋清楚,邊講邊示範,然後再讓孩子練習。大人要有耐心,不要急於求成,對孩子的進步要給予鼓勵。另外,還可通過讓孩子練習穿珠子、搭積木等來訓練孩子手的動作,使孩子在實踐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最後,應建立獎勵機制,及時對幼兒的進步進行獎勵,激發其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只要父母按照這些方法去做,一定幫幼兒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我服務能力,為其以後的生活打下基礎,使其終生受益。 
<>

對三歲前的幼兒卻常常意味著極大的困難。所以,面對幼兒不可避免的失敗,千萬不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以免挫傷幼兒的自尊心和學習的積極性。
自理能力強的孩子喜歡說“讓我自己來”,他們不用大人幫忙,自己脫衣服,自己吃飯,自己大小便,自己整理床鋪和玩具。對此大人應放手讓孩子幹,不要認為孩子幹不好或怕麻煩、圖省事而不讓孩子幹,這樣會使孩子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弱者。
大人還應用恰當的方法耐心地教給孩子生活自理的技能。孩子手部的小肌肉正在發育中,動作的靈活性、準確性較差。因此要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應當教給孩子勞動技能,如教孩子整理床鋪或系鞋帶時,你首先要將各個專案直觀地演示給孩子看,要把動作的順序、方法解釋清楚,邊講邊示範,然後再讓孩子練習。大人要有耐心,不要急於求成,對孩子的進步要給予鼓勵。另外,還可通過讓孩子練習穿珠子、搭積木等來訓練孩子手的動作,使孩子在實踐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最後,應建立獎勵機制,及時對幼兒的進步進行獎勵,激發其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只要父母按照這些方法去做,一定幫幼兒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我服務能力,為其以後的生活打下基礎,使其終生受益。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