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會與孩子建立亦師亦友的親子關係

亦師亦友的新型親子關係, 對推動親子共同成長有正面作用。 亦友, 體現了平等;亦師, 則包含共同學習。 因為有了孩子的帶動, 促進家長的成長, 孩子帶來的新資訊, 也是父母要求不斷學習的動力。
朋友型親子關係

新親子關係:亦師亦友
情景一:父母不介意對孩子說“對不起”, 每天分享各自遇到的快樂事。
週末, 媽媽跟兒子在家看書。
“棟棟, 你看, 這只小熊多可愛!”還沒等兒子反應過來, 媽媽又補充一句:“對不起, 媽媽打擾你看書了。 ”
“沒關係, 我等會就來看你的小熊。 ”兒子抬起頭, 表示理解。
5分鐘後, 媽媽看到兒子合上書本了,
Advertisiment
才把她剛才覺得好看的小熊遞給兒子, 兩人笑成一團。
講述人:王豔, 媒體從業員 兒子棟棟, 5歲半
之前看中央台的一個節目, 我記得最深刻的, 就是主持人在前半部分總結楊瀾的育兒心得:如何跟孩子相處?就是和孩子交朋友。 短短一句話, 卻引發我很多感想。
今年3月, 我跟兒子做了一個“平等交易”, 我們約定, 每晚睡前15分鐘, 大家都交換當日發生的開心事。 開始時, 都是由我先說, 慢慢引導兒子告訴我他在幼稚園發生的事, 後來, 一到睡覺時間, 他就主動傾訴起來。 久而久之, 我在平等的交談中, 除了知道他每天發生的事, 還知道了他的感受和想法。
試問, 如果我不是跟兒子交朋友, 他又怎麼會把自己的真正想法如此詳細地告訴我呢?
師長型親子關係
情景二:父母繼續學習,
Advertisiment
不斷充實, 才能跟上孩子成長的步伐。
瑩瑩:媽媽, 為什麼大象的鼻子可以吸水, 但我們的鼻子不可以吸水呀?
媽媽:……
爸爸:因為大象的鼻子長, 我們的鼻子短。
瑩瑩:那大象怎樣吃香蕉的呢?
媽媽:(中氣十足地回答)用嘴巴嘛!先用鼻子把香蕉卷起, 然後塞進嘴巴。
瑩瑩:它不用剝皮嗎?
爸爸:不用的啦, 就這樣吃!
瑩瑩:我也想這樣吃, 我也想做大象!
爸爸媽媽:……(真不知道該怎樣回答, 哭笑不得。 )
講述人:姚志聰, 外企策劃人員 女兒瑩瑩, 4歲
女兒可算是我的半個“老師”, 她進幼稚園後經常回家表演詩朗誦, 還嚴肅地指出我們的普通話說得不標準, 為了不被女兒嘲笑, 我們夫妻倆就一絲不苟地按照兒童讀物上的拼音進行強化練習。
Advertisiment
隨著女兒背誦的詩歌不斷增多, 我們的普通話也越來越標準了。
如果說學習普通話是被迫練習, 懂得發散性思維想問題則是主動學習了。 三四歲的孩子特別愛發問, 而且他們的問題都讓成人很難回答得圓滿, 我回答時既不能蒙, 又要用她聽得懂的詞彙。 而且每次回答的答案你得記清楚, 因為她隨時會用你說過的話”教“回你。 偶像型親子關係
情景三:平凡的我們只要有比孩子強的地方, 就很容易成為他們的偶像, 這個一技之長在孩子眼中門檻很低, 哪怕只是洗衣服特別乾淨。
“今天同學都說你幫我做的房子手工最漂亮, 媽媽, 你最棒!”
“是嗎?謝謝你!”
“媽媽, 以後我什麼都不學,
Advertisiment
只學你那樣做手工。 ”
“只會做手工不能養活自己的哦。 ”媽媽說。
“不可能, 像媽媽那麼棒怎麼會養不活自己?”女兒滿足地說。
講述人:譚小文, 幼師 女兒佳佳, 3歲

新親子關係:亦師亦友
在兒童的眼裡, 凡是比他厲害的人, 他都稱為偶像, 所以他們有很多偶像, 家長首當其衝, 理所當然成為他們的偶像。
我的職業要求我會畫畫、會做手工、會跳舞, 而且在幼稚園裡要領導小朋友做遊戲, 這些都令女兒羡慕得不得了。 她時時希望自己能迅速長大, 迅速成為一名老師, 成為可以統領一群孩子的人。
專家意見
新親子關係彰顯進步
亦師亦友的新式親子關係正是時代進步的體現, 這有利於促進幼兒健康的心理教育, 便於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Advertisiment

亦友, 體現了平等;亦師, 則包含共同學習。 因為有了孩子的帶動, 促進家長的成長, 孩子帶來的新資訊, 也是父母要求不斷學習的動力。 這樣相輔相成, 對推動親子共同成長有正面作用。 在亦師亦友過程中, 父母還需要適時對孩子有一定的約束, 讓父母的話產生權威。 父母可以利用之前建立的“偶像形象”, 跟孩子共同訂立良好行為習慣的規則, 以便長大後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至於在朋友、師長和偶像這三者關係中, 父母如何把握好各個度, 還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性格慢慢摸索, 不斷調整好自己的角色。
如今的年輕父母更傾向于放下爸爸媽媽威嚴的姿態, 跟孩子平等地交往, 與孩子共同成長。 這樣的變化令親子關係產生微妙的張力, 父母在孩子面前扮演的角色亦師、亦友、亦偶像。
(兼職編輯:黃嘉玲) 父母在孩子面前扮演的角色亦師、亦友、亦偶像。
(兼職編輯:黃嘉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