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比較

比較的概念是什麼和意義

比較是指初步整理經驗材料所不可缺少的邏輯方法。 同類或不同類事物的相同屬性之間可以進行比較, 同一事物的同一屬性在不同時刻也能比較。

通過比較各種各樣物件的相同點與相異點, 並由此給予分類/歸類, 相同點多而相異點少的物件歸屬於同類, 相同點少而相異點多的物件歸屬於不同的類。 這樣, 寶寶就能把他身邊的事物聯繫起來, 不再孤立、零碎的片面的認識事物, 而是能夠全面、系統的開始認識事物和世界。 這一步工作很重要。 帶領寶寶學比較來認識身邊的事物,

Advertisiment
能夠幫助寶寶更好的理解已經認識的事物, 並加深記憶, 這對於寶寶的觀察認知能力以及數理邏輯能力的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比較是思維的重要過程。 越善於比較認識事物, 掌握知識的能力就越強。 因此, 要引導孩子善於發現近似事物中的異點和不同事物中的相似點。 要想使寶寶養成比較事物的習慣, 具備較強的辨別事物的能力, 必須經過專門的比較訓練, 學比較的訓練從寶寶1歲就可以開始進行了。

寶寶學比較的方法

1。 比較大小

當幼兒玩了皮球、足球、乒乓球之後, 可讓他從中比較出大小, 哪個小些。 可供比較大小的東西到處都有, 如各種大小的碗、盤、瓜、果、樹葉……隨時隨處可進行比較。

2。 比較高矮

Advertisiment

先讓幼兒比較同類事物的高矮, 如兩幢樓房、兩棵樹、兩個人……然後比較不同事物的高矮, 如椅子和桌子、草和樹、人和房子。

3。 比較長短

先讓幼兒比較同類物體的長短, 如長褲和短褲、長袖衫和短袖衫、長鋼筆和短鋼筆、長蠟燭和短蠟燭……然後比較不同事物的長短, 如猩猩和鹿比脖子、老鼠和松鼠比尾巴、仙鶴和鴨子比腿長……再讓孩子在圖上比較長短。

4。 比較上下

先讓孩子在三維空間比較下下, 如桌上桌下、各層樓房、各層書架或玩具架、床上床下、飛機和汽車、飛鳥與兔子、桌子與檯燈……然後讓孩子在兩維的平面上比較上下, 例如讓孩子觀察一幅畫並指出畫上物體的上下位置。

5。 比較薄厚

各種書本、布料、紙張、被褥等, 都可讓孩子進行薄厚比較。

Advertisiment

6。 比較輕重

比較各類物品的重量, 如足球與乒乓球、大書與小書、玻璃杯與紙杯……

7。 比較粗細

先讓孩子比較兩個或兩個心上物體的粗細, 如兩棵樹、兩支筆、三根管子……然後比較同一物體的粗細, 如樹幹與樹枝、胳膊的上下、腿的上下、手指的指尖等。

8。 其他比較

其他比較包括:顏色深淺、精糙與光滑、溫度高低、聲音強弱的比較等。 在進行以上單因素的比較之後, 就可讓幼兒比較兩個物體的異同, 如鴨子和鵝、貓和虎、猩猩和猴子、番茄和柿子、鋼琴和風琴、小提琴和吉它……這是對各種比較能力的綜合訓練。 通過不斷的比較, 可以逐漸形成思維的深刻性品質。

寶寶學比較的遊戲

遊戲1名稱:比重量

適用年齡段:1-2歲

材料準備:蹺蹺板、杯子、鉛筆、彈珠、水等

Advertisiment

目的:讓寶寶從感官上瞭解重量, 通過自己體驗和觀察瞭解重量, 從蹺蹺板遊戲中, 讓寶寶瞭解重量的概念, 教導寶寶通過思考可以依據顏色分類。

步驟:1、運用公園或者幼稚園的蹺蹺板, 媽媽和寶寶各坐在蹺蹺板的兩頭, 讓寶寶體會傾斜的感覺, 並告訴寶寶:"重的一方會往下沉。 "

2、讓兩個同年齡的寶寶坐在蹺蹺板的兩頭, 讓寶寶比較哪一頭重一些, 他將會觀察到, 重的一方會下沉。

3、媽媽先在桌子上橫放一支鉛筆, 上面再放一把尺子(支撐物), 兩端各擺上大小相同的杯子。 (1)在杯子中注入等量的水, 讓寶寶觀察其情形。 (2)在杯子中注入不等的水, 讓寶寶觀察其情形。 (3)在杯子中注入等量的水, 其中一個杯子裡加入彈珠或者象棋、小石子之類的東西。

Advertisiment
這時候寶寶應該會瞭解, 如果在相同的水的兩個杯子之一放入任何物品, 加入東西的那杯水就會變重。 (4)當天平完全變成平衡狀態時, 不加入彈珠, 而是媽媽將手指頭稍微伸進去, 這時候伸進手指頭的一方就會下沉。

小提示:在進行遊戲的過程當中, 寶寶處於好奇一定會提出很多很多的問題, 對待這些問題, 媽媽一定要通過一些簡單易懂的語言來回答, 不要覺得寶寶的問題太傻, 就簡單的敷衍, 或者講得過於高深, 不在寶寶的理解範圍之內, 這樣都是不可取的。

遊戲2名稱:快來比比腳大小

適用年齡段:2-3歲

材料準備:大白紙、水彩筆、剪刀

目的:增加寶寶對自己身體的瞭解, 鍛煉寶寶解決問題的能力, 增加寶寶對大小概念的理解。

步驟:1、和寶寶比比腳的大小。

2、然後把寶寶的腳和家長的腳放在一起,看看家長的腳比寶寶的腳大多少。

3、和寶寶討論大小的概念,並告訴寶寶,家長的腳是大腳丫,寶寶的腳是小腳丫。

4、大腳丫和小腳丫都放在大白紙上,家長把兩個腳的輪廓畫下來,並用剪刀剪下來。

5、把剪下的紙片混在一起,讓寶寶指出大小,並請他指出哪個是他的腳,哪個是家長的腳。

6、讓寶寶自己動手把自己的小腳丫的輪廓描下來,並塗上不同的顏色,做成很多彩色的"小腳印",家長可以幫寶寶把這些腳印貼在地板上,作為引導寶寶的提示標誌。

小提示:寶寶喜歡新奇的遊戲,家長可以儘量配合寶寶的樂趣,不一定要強加給寶寶知識。可以根據寶寶的實際發展情況,酌情增加難度,例如:寶寶、爸爸、媽媽三個人的腳丫擺在一起玩。這個遊戲可以換成比比手的大小,遊戲步驟是一樣的。

增加寶寶對大小概念的理解。

步驟:1、和寶寶比比腳的大小。

2、然後把寶寶的腳和家長的腳放在一起,看看家長的腳比寶寶的腳大多少。

3、和寶寶討論大小的概念,並告訴寶寶,家長的腳是大腳丫,寶寶的腳是小腳丫。

4、大腳丫和小腳丫都放在大白紙上,家長把兩個腳的輪廓畫下來,並用剪刀剪下來。

5、把剪下的紙片混在一起,讓寶寶指出大小,並請他指出哪個是他的腳,哪個是家長的腳。

6、讓寶寶自己動手把自己的小腳丫的輪廓描下來,並塗上不同的顏色,做成很多彩色的"小腳印",家長可以幫寶寶把這些腳印貼在地板上,作為引導寶寶的提示標誌。

小提示:寶寶喜歡新奇的遊戲,家長可以儘量配合寶寶的樂趣,不一定要強加給寶寶知識。可以根據寶寶的實際發展情況,酌情增加難度,例如:寶寶、爸爸、媽媽三個人的腳丫擺在一起玩。這個遊戲可以換成比比手的大小,遊戲步驟是一樣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