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習外語並非年齡越小越好

英語是國際語言了。 多學一門語言, 對孩子的前途以及交際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 現在又很多爸爸媽媽都開始讓孩子從小開始學習英語了!但是學習外語, 並非年齡越小越好

學英語時, 光聽不說, 效果為零!

現在是個全球化的時代, 是個英語的時代!為了能更好地掌握英語, 很多家長會選擇送孩子出國留學, 或是上專業的語言學校等來給孩子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學習一門語言果真像人們說得那樣, 只要聽力好就等於“把耳朵打開了”嗎?

學習外語並非年齡越小越好

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凱薩琳・斯諾(Catherine Snow)教授與他的同事以荷蘭的兒童為研究物件,

Advertisiment
得出了以下結論:單純收聽和觀看德國TV節目的兒童, 對於德語的單詞與語法一無所知。 而且, 不經過任何指導和解釋, 單單與外語環境接觸, 這樣的方法對於學習外語沒有任何益處。

這不僅對孩子, 成年人也是一樣。

不同的是, 如果父母是患有聽覺障礙的殘障人士, 他們的孩子如果每週能有5~10個小時的時間, 與聽覺正常的成年人待在一起, 就能夠很好地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所以說, 語言不是一種通過展示就能掌握的技能, 而是一種符合社會規律、便於相互交流的手段。

大多數人認為, 處在幼兒時期的孩子的大腦什麼都還沒有接收, 趁這個時候來學習外語,

Advertisiment
就像海綿吸水一樣, 效果肯定特別好。

人的大腦在兒童時期最為柔軟, 也能更快地接受外來資訊, 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不得不說的是, 兒童時期的大腦與成人大腦比起來, 確實還只是未成熟的大腦。

凱薩琳・斯諾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給幾位外語水準差不多, 但年齡各不相同的移民兒童做了一項有關外語能力接受程度的測試。 結果是, 不單單在詞彙量上, 語法、發音等與語言有關的所有方面, 12~15歲的兒童都顯示出了區別於其他年齡層的優越性。 成年人的測試結果位居第二, 之後的排序是除了12~15歲的兒童以外, 其他兒童的測試結果按照年齡依次遞減。

尤其是, 據調查, 一個3~5歲的兒童一年所掌握的詞彙量, 還不如12~15歲的兒童6個月所能掌握的詞彙量。

Advertisiment
所以說, 並不是年紀越小語言能力就越好。

既然都得出這樣的調查結果了, 為什麼現在還在提倡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外語呢?

原因是, 孩子與成年人之間存在著外部環境造成的目的性差異。 小孩子去學習語言, 大多是抱著“實際生活中的交流”這一目的。 與小孩子不同, 成年人去學習一門外語多是為了考試。 由於已經掌握了一門語言, 所以不用像小孩子那樣, 為了交流而那麼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另外, 由於受到時間、與英語系國家人士交流的機會、學習環境等諸多因素的限制, 在學習語言的道路上, 成年人比無憂無慮的孩子會碰到更多的障礙。

學習外語並非年齡越小越好

母語說得好, 外語也錯不了!

Advertisiment

凱薩琳・斯諾教授對此進行了一項實驗, 用來探索學習外語的能力與掌握母語的能力之間是否存在著一定的關係。 參與實驗的孩子平均年齡在6~8歲之間, 先讓他們用自己的母語西班牙語來朗誦, 然後根據語言能力的高低將他們分為兩組。 這個實驗是想證明, 在事先已經接觸了母語的條件下, 母語語言能力的高低, 是否會給孩子後天學習外語帶來一定的影響。

實驗結果表明, 接觸外語之前, 母語能力不錯的孩子在學習外語方面的確具備一定的優勢。

其實, 語言只是一種工具。

如果學習母語時就表現出很強的學習能力, 那麼在學習外語時自然也會比別人的接受速度快一些。

所以, 如果想讓孩子學好外語,

Advertisiment
請先讓孩子熟練掌握自己的母語! 這樣, 在學習下一門語言的時候, 才更容易上手!

小編總結:語言是與人溝通交流的工具, 想讓孩子學好外國語言, 先讓孩子學好自己的母語。 學外語確實不是越早愈好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