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自主性很強獨立性很強的人。 作為孩子教育的引導者, 家長首先要做到不縱容自己的孩子, 把主動權交給孩子來裁決, 讓他成為自己的主人。 李開複的育兒五要五不要很值得我們每一位家長學習。
李開複育兒的五”要”:
1、要教孩子“自己想辦法”。 從小讓孩子自己去解決自己的事務。 要讓他們明白, 任何人都別想推卸責任, 不要讓別人替他們預先規劃或收拾殘局。 要讓他們在失敗中學習, 不要什麼都幫孩子做。 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過程, 幫助他們更好地自省,
Advertisiment
2、要把選擇權留給孩子, 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 雖然你很確定該怎麼做, 但是你應該給孩子一個選擇的機會, 讓他學習獨立決定。 他從自己的錯誤中學到的東西將比從你的正確指導中學到的多得多。 要讓孩子知道:有些事情父母可以提供意見, 但最後的決定還在於你自己;而且, 隨著你的長大, 這些事情會越來越多。 我記得我5歲時, 父母要我讀幼稚園, 但是我想讀小學, 於是他們把選擇權給了我:“如果能考上, 就讓你讀。 ”這件事我會終身記得, 因為那時我第一次知道一個5歲的小孩居然有選擇的權利。 我特別珍惜這個選擇, 於是我努力讀書, 真的考上了我想上的學校。
Advertisiment
3、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多指導, 少批評。 臺灣作家劉墉說:“以前我也對兒子的事安排得面面俱到, 但後來我發現這其實培養了他做事不負責任的習慣。 而且父母的過度包辦, 也讓孩子變得沒有禮貌、不懂得珍惜。 ”不要事事指使孩子, 最好從正面與孩子溝通——例如:應當說“你的責任是把自己的房間整理乾淨”, 而不是“你的房間又亂七八糟了”。 當孩子沒做到時, 讓他自己認識到自己負責的重要性。
4、要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不要什麼都教他們。 讓他自己去試, 失敗也沒關係。
5、要信任孩子。 信任比懲罰更能夠激起責任心。 在微軟亞洲研究院中, 童欣以凡事負責而聞名。 他小時候在學校犯錯後, 他的媽媽甚至沒有一句責備的話。 “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
Advertisiment
李開複育兒的五“不要”
1、不要用太多規矩限制孩子的自由, 要讓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 讓他們有一片發揮的天地。 如果你有顧慮, 可以用“共同決定”的方法引導他。 例如, 孩子喜歡玩電腦, 你最好不要說“不准玩電腦”, 而應該告訴他, 如果你的成績足夠好, 或是功課做完了, 就可以玩電腦, 但是一周只能玩兩個小時。 應該把每一個“否定”變成“機會”, 把自主權從你身上轉移到孩子身上。 這樣不但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也會讓孩子為了自己的興趣而更加努力地做那些“必須做”的事。
Advertisiment
2、不要懲罰失敗。 可以懲罰懶惰、依賴、逃避、不負責任等不良行為, 但是不要懲罰失敗。 失敗是幫助人進步的必要的學習過程, 懲罰失敗可能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要在孩子早期教育中鼓勵孩子在失敗中成長, 在失敗中堅強起來。
3、不要說教。 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說教, 他可能會失去判斷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說教, 他可能會叛逆, 或不信任你。
4、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辦代替, 應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事情。 這除了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以外, 也可以增加他們的責任感和自信。
5、不要過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務, 剝奪孩子自己的選擇權。 不要想當然地認為自己為孩子安排的路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選擇。
Advertisiment
只要真正地掌握了合適的家庭教育形式, 並採取正確的教育方法, 那麼我們的孩子就一定會有不一樣的風采。 二十一世紀將是“自主選擇”的世紀, 資訊時代取代了工業時代, 世界處於平等的、無國界的競爭和放權、自由的管理模式之中, “未來的歷史學家會說, 這個世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術或網路的革新, 而是人類生存狀況的重大改變。 在這個世紀裡, 人將擁有更多的選擇, 他們必須積極地管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