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識是作為主體的我對於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係, 尤其是人-我關係的認識。 兒童的自我意識從無到有, 最後達到成熟, 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
兒童生活的第一年沒有自我意識。 他們還沒有把自己作為主體從周圍世界的客體中區分出來, 他們甚至還不知道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是屬於自己的。 大約到了第一年末, 自我意識的萌芽產生了, 兒童開始把自己與周圍客體分開來, 認識了自己與客體的關係, 也認識了自己的力量。 例如, 知道由於自己推皮球, 皮球就滾了。
在生活的第二年,
Advertisiment
兒童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
逐漸懂得哪些東西是屬於自己的,
哪些東西是屬於別人的,
並且學會用“我的”物主代詞來標誌,
以後過渡到使用“我”這一人稱代詞。
從這個時候起,
兒童不再把自己當作一個客體來看待,
而是作為一個主體來認識了。
兒童進入小學前後,
自我意識出現了加速發展的現象。
一方面是由於兒童已能利用語言符號調節和指導自己的行動,
另一方面是由於客觀環境向兒童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Advertisiment
學習的基本前提是分清物-我關係, 即把自己的世界和外在的世界區分開來。 倘若沒有這一概念上的準備, 學習就成了一句空話。 在自我意識中, 有一個很重要的成分, 心理學上叫做“控制點”, 它直接影響到學習的效果。
所謂控制點, 就是一個人找出控制他生活的主要力量, 也即人們對影響自己生活和命運的某些力量的看法。 年齡越小越有可能到外部世界中去尋找這種力量, 因為他們不知道“我”對“物”能起什麼作用和影響。
Advertisiment
在自我意識中,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成分, 心理學上叫作“自我觀念”。 所謂自我觀念, 就是一個人對他自己的觀念的認識和調節。 一個人想做什麼或已經做了什麼, 自我觀念是非常清楚的, 並能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評價。 如果評價是積極的,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有經驗的父母往往不會急功近利, 意欲讓兒童在短時間內迅速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因為他們知道, 兒童形成新的自我觀念是有過程的, 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準備時期, 即為適應新環境作觀念上的準備。 父母需要瞭解的是, 兒童的自我觀念是否同他們的年齡相適應, 這樣的自我觀念作為學習的準備是否充分了, 在哪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充實, 怎樣在兒童可以接受的前提下進行充實等等, 使兒童在自我意識方面為學習作好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