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走路 用學步車反而學得更慢

寶寶到了10個月左右就已經能夠憑藉自己的力量站起來, 並且跌跌撞撞地學著走路。 但很多心急的爸爸媽媽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給寶寶買了學步車, 讓寶寶儘早學會走路。 殊不知, 過早使用學步車學走路, 反而會學得更慢哦!

1.使用學步車有哪些弊端

一些家長常常就把寶寶放在學步車中, 然後就去忙自己的事情。 正是因為這種“疏忽大意”很容易導致危險的發生!使用學步車到處跑來跑去, 很容易在爸媽看不到的地方磕磕碰碰, 一旦碰到椅子、茶几等障礙物時, 很容易“人仰車翻”, 如果寶寶頭先著地很容易有致命危險。

Advertisiment
而且寶寶活動範圍擴大, 他們有機會接觸到危險品, 這樣寶寶的危險係數也增加不少哦!

2.不利於生長發育

寶寶9個月開始學走路, 這個階段的寶寶骨骼中含膠質多、鈣質少, 骨骼柔軟, 正是身體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 如果過早地使用學步車, 由於學步車的滑動速度過快, 寶寶不得不兩腿蹬地用力向前走, 時間長了, 容易使腿部骨骼變彎形成羅圈腿。 而且有些寶寶在快速滑動的學步車中, 容易感到非常得緊張, 這不利於寶寶的智力發育和性格的形成。

3.容易造成外八字腳

嬰兒的肌肉是從中心往周邊發展, 假如在肌肉發育尚未完全時就乘坐學步車, 那麼背部支撐能力不足就可能導致脊椎彎曲。

Advertisiment
如果長期使用的話, 還可能影響到腿部大小肌肉的發展。 因為嬰兒在學步車上總是踮著腳尖行走, 腳掌肌肉使用不平均, 腳趾間的小肌肉容易使用過度。 而當他奮力往前滑行時, 大腿肌肉會被嚴重壓迫, 寶寶容易出現八字腳。

幫助寶寶學走路可以怎麼做?

1.從爬行開始

寶寶的運動發育有一定規律性, 寶寶6個月左右會坐, 之後是爬行, 最後才是站立和行走。 爬行的過程必不可少。 爬行能鍛煉寶寶的身體協調能力, 通過爬行的鍛煉, 寶寶腿部力量得到加強, 平衡能力獲得提高, 這些為他獨立行走打下堅實基礎, 所以等寶寶能爬行了, 想站立了, 就是學走路的最佳時機。 媽媽不妨經常利用玩具進行誘導, 讓寶寶在地板或硬的墊子上練習爬行。

Advertisiment

2.練習放手站立

學習走路前寶寶要先學會站立, 用腰和腿部的力量學會支撐身體。 一些寶寶開始會因為害怕不願意放手站立, 爸媽不妨遞給寶寶一些單手拿不住的玩具, 比如皮球、小箱子等, 讓寶寶不知不覺放開雙手, 獨自站立。

在訓練寶寶站立時, 媽媽可以讓寶寶先扶欄杆獨自站立片刻。 一開始可用一隻手扶著站, 或靠著後面牆站, 逐漸使寶寶獨自地站立。 要知道寶寶還不能站得很穩, 所以媽媽一定要在一旁做好保護, 並適當延長時間。

3.扶走訓練

在寶寶學獨站的時候, 往往已經能扶著東西走了。 此時, 媽媽可以趁熱打鐵, 在他前方拿寶寶喜愛的兒童玩具戲逗他, 讓他學會挪步, 移動身體。 推著椅子或小推車走也是嬰兒邁步行走的好方法哦!在平坦的地面上,

Advertisiment
媽媽雙手分別握住寶寶的手一步步後退, 讓寶寶練習邁步行走, 以後可用小木棍或粗繩子代替雙手, 逐漸強化寶寶的扶走能力。

4.蹲在寶寶的前方

當寶寶扶著床沿或者沙發站立的時候, 媽媽可以蹲在寶寶的不遠處, 用玩具吸引他或者用語言去鼓勵寶寶, 讓他勇敢地自己走過來, 等他快走近時可再加長距離。 媽媽也可以嘗試和爸爸面對面相蹲下, 伸展雙手相接, 形成一個長方形的安全範圍, 讓寶寶在這段距離內自己獨立來回行走, 並慢慢地不斷加長距離。

5.使用學步帶

寶寶開始學走路時, 可以適當使用學步帶訓練寶寶行走。 學步帶的功能相當於爸爸媽媽的雙手,

Advertisiment
使用它時, 大人就不必彎腰扶著寶寶走路, 而且寶寶能在學步帶的幫助下主動地掌握平衡和邁步的技巧。 學步帶雖好, 但是它的使用和學步車一樣, 不能操之過急, 一定要等到寶寶腿部肌肉發育相對成熟才可以使用哦!不然當寶寶獨站的能力還不具備的時候就使用學步帶, 容易養成向走路向前傾或向後傾的姿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