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兒童在品德行為上, 常常表現出認識與行為脫節、言行不一致的特點。 這種不一致, 與成人不一致的性質不同。 兒童期的這個特點, 很大程度上具有年齡特徵的性質, 如果教育條件配合得好的話, 這種弱點有時是可以克服和避免的。 但是, 兒童期的言行脫節、表裡不一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父母應當認真對待小學生之所以會出現言行脫節、表裡不一的現象, 主要是與兒童的生理、心理發展不成熟, 以及他們的生活知識貧乏, 缺少生活鍛煉, 優良的品德行為習慣還沒有完全形成和鞏固有關, 環境和教育對兒童產生不良影響,
Advertisiment
兒童出現言行脫節、表裡不一的現象, 原因是複雜的, 要作具體的分析和研究。 比如:兒童有時在不同的人面前, 表現出不同的行為;有的兒童在父母面前聽話, 在其他人面前就不聽話;有的兒童在班主任老師面前守紀律, 在其他老師面前不守紀律。 這多半是出於父母的威嚴和班主任的威信, 並不完全是出於對品德行為規範有所認識。 有的兒童明明知道一些道德要求, 但是他控制不住自己, 還是幹出不合道德要求的事來, 這是因為兒童一時還不深刻瞭解違背道德要求的行為的嚴重後果, 又加上自己不成熟, 不能控制自己行為而產生的與社會道德要求不一致的行為。
Advertisiment
諸此等等, 需要父母針對兒童特點, 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總之, 小學階段著重兒童品德行為的訓練, 對他們的優良行為及時表揚和肯定, 提高他們在行為上的是非、美醜、好壞的辨別能力是特別重要的, 這有助於兒童的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品德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