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齡初期兒童的遊戲

一、學齡初期兒童的遊戲特點

兒童進入小學以後, 遊戲不再是兒童的主導活動。 他不能過多地從事遊戲活動, 只有在學習的餘暇才能遊戲。 這是學齡初期兒童遊戲的第一個特點。 其次, 學齡初期兒童遊戲的作用, 也和學前時期不同。 學前兒童遊戲本身就包含著自己獨立的教育目的和意義, 而學齡初期的遊戲, 主要是為教育和教學目的服務的。 例如, 利用遊戲可以加強學習動機, 幫助掌握教材, 提高複習的興趣, 克服學習上的某些困難等等。 再次, 隨著兒童身心的發展, 遊戲的形式和內容也和學前時期不完全相同。

Advertisiment
例如, 遊戲的目的性、組織性更加提高了, 集體分組競賽的因素更多了, 對智力活動更感興趣了, 遊戲的內容越來越多地反映複雜的社會事件等等。 因此, 在小學裡, 不是兒童要不要遊戲的問題, 而是如何適當地運用遊戲活動來對兒童進行教育教學的問題。

二、學齡初期兒童遊戲的發展

1.創造性☆禁☆遊☆禁☆戲

小學兒童, 特別是低年級兒童也還喜歡有一定主題和角色的創造性的遊戲, 但無論是在形式或內容上都與學前兒童不同。 第一, 學前兒童對遊戲本身較感興趣, 學齡兒童對遊戲的結果較感興趣。 第二, 學齡初期兒童的遊戲有更大的組織性和目的性, 因而能更好地按規則進行遊戲。 第三, 遊戲的題材比學前時期更加廣泛和深入,

Advertisiment
很多題材來自於社會生活事件。 有些遊戲的主題雖和學前兒童相同, 所反映的生活卻更加複雜深刻。

2.教學遊戲

在低年級利用遊戲的形式來幫助教學的教學遊戲, 對於兒童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但不能過多地運用這種遊戲形式, 運用過多了, 反而會引起兒童的厭煩。 至於中年級以上, 偶爾利用一下教學遊戲的形式是可以的, 但不宜經常運用。 作為教學遊戲形式之一的智力遊戲, 也是學前初期兒童比較感興趣的遊戲, 例如下象棋、下跳棋、猜謎語等等。

3.活動性☆禁☆遊☆禁☆戲

學齡初期兒童仍非常喜歡活動性☆禁☆遊☆禁☆戲, 例如跑、跳、爬高、跳繩等等。 但也具有新的特點:第一, 集體性更加發展;第二, 採用更多的競賽形式,

Advertisiment
兒童常常分成小組進行比賽;第三, 中年級以上的兒童對球類運動更感興趣, 如足球、乒乓球等等。

遊戲在學齡初期兒童的學習上, 個性品質的形成上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因此, 教師應把指導兒童遊戲作為自己的教學內容之一。 第一, 教師要善於組織和利用遊戲來進行教育教學工作。 有些學校的少年先鋒隊利用“在祖國各地”的假想旅遊的遊戲方式, 來介紹祖國各主要城市的形勢、物產、人民的新生活等等, 收到了很大的教育效果。 第二, 要注意教育兒童按照規則遊戲, 不能讓他們無組織無紀律地遊戲, 防止兒童在遊戲中吵鬧。 第三, 要注意不要使兒童受遊戲中反面人物的感染, 對反面人物要事前做出分析和解釋。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