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學齡前兒童經常會出現的異常行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總是會遇見各種各樣的煩惱。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要為他的成長而操心, 在孩子長大以後要為學業操心, 日後還要為孩子的成家立業操心。 總之作為爸爸媽媽, 其實是有永遠都操不完的心。

近些日子, 我們給各位爸爸媽媽做了一個調查統計, 來瞭解各位爸爸媽媽對於孩子的什麼方面比較苦惱, 我們發現不在少數的爸爸媽媽為學齡前寶寶的異常行為而煩惱。 對於學齡前兒童存在“攻擊性”的行為, 有關方面的研究人員覺得主要是由於兩方面的原因, 一個是遺傳因素, 像是爸爸媽媽的脾氣本來就是暴躁的,

Advertisiment
子女通常情況下也會有比較大的可能性會出現暴躁脾氣;另一個因素則是大人過分寵愛孩子所造成的, 使孩子脾氣變得非常不好。

兒童心理學研究者在臨床中發現, 關於各位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教育知識瞭解方面, 有非常多的年輕父母對學齡前兒童的教育知識掌握的還不是非常多, 有一些爸爸媽媽其實還是存在空白, 要是孩子出現“攻擊性”等異常行為時, 爸爸媽媽總是想不出辦法來對抗。

學齡前兒童的情緒、情感雖然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可是因為皮層下中樞的活動還是佔優勢, 因此, 學齡前兒童的情緒易激動、不穩定, 總是會不由自主地做出一些異常舉動, 經常會有的行為是:

Advertisiment

1、攻擊行為

兒童現在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意識, 開始逐漸變得獨立同時也慢慢瞭解到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東西, 可是還不知道應該怎麼樣表達自己的感受, 要是自己想要的東西沒有得到爸爸媽媽的滿足, 就採取毀壞物品也可能是大聲哭鬧的方法, 通常情況下孩子都會賴在地上、踢腿、揮舞手臂、大聲哭鬧, 打人、罵人、推人、踢人、搶別人的東西(或玩具)等。

專家告訴各位爸爸媽媽, 對於孩子一直哭鬧不肯停的行為, 各位爸爸媽媽不要去懲罰孩子, 最好是能夠最大程度地轉移孩子注意力, 等這件事情過了以後再去安慰孩子。 同時讓他們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

2、反抗行為

寶寶對爸爸媽媽提出的要求總是拒絕,

Advertisiment
其實這種一直拒絕的行為是自我意識獨立的一種表達方式,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比較正常的。 爸爸媽媽最好要給孩子理解和尊重, 適時地進行引導, 那麼孩子的這個階段就會非常快的過去了。

3、遺尿, 咬指甲和吮手指

5歲以下的孩子對於排尿這一行為還不能控制的非常好, 夜間經常尿濕床鋪, 有時候白天醒著的時候也會尿褲子。 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要是發現你的孩子老是有遺尿現象那麼最好是能夠尋找原因, 努力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咬指甲和吮手指的行為, 其實是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會的, 它能給孩子帶來安全和滿足感。 吮指和咬指甲多在安靜、寂寞、饑餓、睡眠、身體疲倦同時在孩子缺少安全感的時候出現,

Advertisiment
到2-3歲以後, 就會慢慢停止了。

對於孩子好的行為, 爸爸媽媽要鼓勵孩子;要是孩子做了什麼非常不對的事情, 一定要給孩子糾正, 可是不要打罵孩子。 其實打罵孩子僅僅只是爸爸媽媽在洩憤, 打罵過頭之後, 孩子其實還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到底錯在哪裡的, 有時候也許會變成一個不怕任何打罵的“皮小孩”。 懲罰措施最好是能觸動孩子的心靈, 才為有效。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語言情況?

    學齡前兒童主要發展詞彙量,學會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其語音逐漸正確,詞彙逐漸豐富,4歲兒童掌握600—2000個詞,5歲時為2200—3000個詞,而6歲時為3000—4000個詞,從3歲到6歲,詞...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注意力發育?

    此期兒童的無意注意已有高度發展,而且相當穩定,有意注意處於逐步形成的階段,其注意的穩定性差,容易分散,範圍較小,一般只注意事物外部較鮮明的特徵和動作。其觀察力缺乏隨意性、獨立性、細緻性,持續性和穩定...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智力發育?

    考察孩子的智力發育主要看一下幾點1、觀察力:是指大腦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如通過觀察發現新奇的事物等,在觀察過程對聲音、氣味、溫度等有一個新的認識,並通過對現象的觀察,提高對事物本質認識的能力。我們可以...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促智力發育?

    學齡前兒童運用大肌肉的控制能力不斷改善,學會運用正確的姿勢跑,並能聽信號改變速度和方向跑,能保持軀體平衡,學會在平行線中間或平衡木上行走。能以自己為中心辨別左右方位,對顏色的色度開始區別。此期主要的...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想像力特點?

    想像和好奇喜問:學齡期兒童逐漸能按要求進行想像,其想像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目的性和有意性,但有意想像還只初步發展。其想像有以下特點:(1)想像容易與現實混淆;(2)想像主題易於變化,如正在用積木搭大橋,...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