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學齡前兒童要進行傾聽教育

學齡前兒童的傾聽教育隨著寶寶的長大, 很快就要上小學了, 那麼面對這些學齡前的孩子我們應該如何進行傾聽教育呢?

1、榜樣教育

學齡前的孩子要學會傾聽別人說話, 是非常重要的, 傾聽一種禮儀與修養的表現, 有時很難用語言說清楚。 在家裡時, 我們家長首先就要有個認真傾聽別人說話的態度, 不要隨意打斷孩子或別人的談話, 與他人說話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 孩子有打斷別人說話的行為時, 要給予糾正。

2、對話交流

在教孩子傾聽時, 我們首先得是個好的傾聽者, 特別是孩子不想聽你說話時,

Advertisiment
你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解釋。 然後把自己的想法也說一下。 這是在講道理, 也是一種傾聽。 慢慢地, 孩子會體會到傾聽的力量, 當遇到一些問題時, 他會很自然的想到用“對話”來解決。

3、意識提醒

從“聽”到“做”, 是個過程。 我們可以在潛移默化中, 去進行意識提醒。 例如, 吃飯前讓孩子去洗手, 媽媽可以故意提高聲音喊“爸爸, 要吃飯了, 快去洗手。 ”爸爸可以配合地說:“要吃飯了, 寶寶也要洗手哦。 ”這時, 媽媽可以輕輕地提醒孩子, 讓孩子說:“吃飯洗手啦, 寶寶要爸爸一起洗。 ”慢慢形成一種潛意識, 一到吃飯時, 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洗手。

4、親子閱讀

這是一個培養孩子傾聽習慣與傾聽能力的活動, 通過傾聽家長的講解, 孩子能學會正確發音,

Advertisiment
感受到語音語調, 養成安靜耐心地傾聽別人講話的習慣。 並且, 孩子通過理解名義, 進而理解故事內容, 使他們對故事中的人物或情節更加理解與判斷。 在親子閱讀中, 我們要學會像孩子提問和追問, 提高他們傾聽的專注度與理解能力。

5、指令遊戲

為了鍛煉孩子傾聽的專注力, 可以與孩子一起做些含有指令性動作的小遊戲。 如“小手拍拍”, 可以在孩子熟悉了歌曲歌詞並會做出相應動作的基礎上, 可以改變唱法或改變動作, 請我們的孩子做出相應地改變。 如原詞是“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 伸出手指, 伸出手指。 嘴巴在哪裡, 用手指出來”, 可以改成“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 手指伸出來, 嘴也張開, 蘋果在哪裡, 用手指出來, 用嘴咬一口。

Advertisiment

6、美感賞析

為了更好地培養孩子的辨析傾聽能力與審美修養, 可以在家經常放些音樂與孩子一起討論其中的節奏變化, 感受音樂中的美感, 體會傾聽帶來的寧靜與快樂。 還可以經常放兒歌聽聽 , 俗語說, “熟讀唐詩三百首, 不會做詩也會吟”, 傾聽的力量是巨大的!

通過以上六點, 可以看出傾聽是我們整個人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品格, 現在的培養, 會影響到長大後的品格。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進行一些親子的運動鍛煉對於學齡前兒童有什麼好處?

    親子活動不僅有益於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密切親子關係,提升幼兒的快樂指數,還能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孩子們的天性是自由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探索事物的獨特方式,親子活動讓孩子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注意力發育?

    此期兒童的無意注意已有高度發展,而且相當穩定,有意注意處於逐步形成的階段,其注意的穩定性差,容易分散,範圍較小,一般只注意事物外部較鮮明的特徵和動作。其觀察力缺乏隨意性、獨立性、細緻性,持續性和穩定...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智力發育?

    考察孩子的智力發育主要看一下幾點1、觀察力:是指大腦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如通過觀察發現新奇的事物等,在觀察過程對聲音、氣味、溫度等有一個新的認識,並通過對現象的觀察,提高對事物本質認識的能力。我們可以...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促智力發育?

    學齡前兒童運用大肌肉的控制能力不斷改善,學會運用正確的姿勢跑,並能聽信號改變速度和方向跑,能保持軀體平衡,學會在平行線中間或平衡木上行走。能以自己為中心辨別左右方位,對顏色的色度開始區別。此期主要的...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想像力特點?

    想像和好奇喜問:學齡期兒童逐漸能按要求進行想像,其想像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目的性和有意性,但有意想像還只初步發展。其想像有以下特點:(1)想像容易與現實混淆;(2)想像主題易於變化,如正在用積木搭大橋,...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