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齡前的孩子該具備的能力

能力一:自我管理能力

一個人應該具備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就是自我管理能力, 也叫自我服務能力。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養成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基礎。 但是很多家長都忽視了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 把它和學習習慣分開來。 其實, 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就有自己整理玩具的好習慣, 那麼上學時就很容易養成自己整理書包的好習慣, 如果孩子在家裡的生活非常有規律, 那麼也能很好的適應學校裡的生活。 反之, 孩子如果在家裡就習慣丟三落四、拖拖拉拉, 作息時間也極其不規律, 那麼這就是家長生活習慣對孩子的影響結果了,

Advertisiment
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所以說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是想通的, 前者是後者的基礎。

能力二:語言能力

孩子在0-6歲這個年齡段是語言飛速發展的一個階段。 有的孩子剛進入小學時語言能力就發展得非常好, 和同學之間的交往, 對老師課堂上的提問都能很流利的完成。 而有的孩子則明顯落後一部, 在語言能力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表達不清晰。 孩子詞不達意, 說出來的話和想表達的意思不一樣, 讓人不好理解, 或者口齒不清等。 孩子之所以會有這個問題很可能是因為父母平時太遷就孩子, 常常用兒語和孩子說話, 或者當孩子話說到一半就自己揣摩出孩子的意思, 久而久之,

Advertisiment
家長和孩子之間是養成了特有的語言默契, 但是在學校裡, 老師和同學就很難聽得懂了。

不會傾聽, 插話。 孩子從幼稚園時就可能養成不停插話、不會傾聽的習慣, 因此家長應該注意教導孩子多傾聽他人在說什麼, 別打斷他人的談話, 然後把自己的話講完整。

能力三:社交能力

孩子上學前應該培養的交往能力主要包括他會不會主動去認識新朋友, 願不願意主動幫助別人。 大多數孩子都能做到, 然而也有少部分孩子可能會存在交往方面的問題:有的是看起來很孤單、沒什麼朋友。 這類孩子一般都很聽老師的話、很乖巧, 然而也很被動, 不會主動去交往朋友, 交往能力欠缺, 對今後的發展不利。 而有的則是很活潑外向,

Advertisiment
但是卻不懂得交朋友的方法, 常用開玩笑或者打鬧的方式和同學玩, 這樣反而引起同學反感。 此外, 在交往方面有問題的孩子語言發展也有問題, 說話說不清楚。 因此, 家長要鼓勵孩子多做語言表達, 引導孩子和他人進行正確的交往行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