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融保育和教育為一體的學前教育, 在對幼兒實施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時, 必須把“體育”放在首要地位, 以提高幼兒的身體健康水準, 增強幼兒的體質, 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強調幼兒體育的首要地位, 就必須反對幼稚教育中重智輕體, 重德輕體的現象。
一、如何開展兒童學齡前體育教育
1.根據幼兒期生理、心理的特點來安排教學
幼兒期,
Advertisiment
因此, 幼兒不宜進行過大壓力的負重練習, 也不能進行大強度過長時間的大強度訓練, 幼兒期體育活動具有特殊性與選擇性的特點, 所以應採用科學適當的體育方法進行教育, 如讓幼兒進行一些基本動作、身體姿勢及體操和體育遊戲等內容的體育活動。
適宜的環境對幼兒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體育教育要適合幼兒心理特徵, 且能設置適宜的教育環境, 起到積極的教育作用。
2.注重幼兒體育興趣的培養
首先要珍惜幼兒好玩的情感體驗,
Advertisiment
二、幼兒體育教育的教育方法
1.可控性體育訓練法:即或在家或老師的指導、控制下進行幼兒活動能力的訓練, 如指導做幼兒體操、韻律操牽手上下樓梯等, 訓練幼兒活動能力進行身體鍛煉促進幼兒生長發育。
2.遊戲法:即採用遊戲的形式進行教育, 在幼兒期, 遊戲是孩子特別喜歡的體育活動, 更何況遊戲此有娛樂性、趣味性的特點, 提高孩子參與積極性, 選擇適當的遊戲則尤為重要, 如:數字遊戲、抓魚兒、抱球搶攤等。
3.體育比賽法:在體育比賽當中, 讓幼兒去實踐運用合理的方法定成比賽,
Advertisiment
4.情境教育法:在教師或家長有意識的設置體育環境, 如多媒體、掛圖錄影等, 讓孩子認識體育知識同時在到識字、學語說話的功能。
三、在體育運動中要注意安全問題
幼兒處於生長發育過程中, 其骨髂及軟組織易受到損傷, 所以, 在課程的組織及實施中要把安全放到首要的位置。 在設計課程時, 不要安排難度過大、疼痛感較強的練習, 甚至可以去掉。
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原則上不要搞技巧性訓練, 要在有地板的室內或有沙土的平地上或有草坪的地方進行鍛煉,
Advertisiment
四、學齡前體育教育對兒童的影響
1.可以促進兒童認知發展
體育活動是一種積極、主動參與的活動過程, 能夠促進兒童認知的發展。 教師通過對環境的創設、合理的引導、適時的介入等多種方式來開展不同適合於兒童發展的體育專案, 運動中要求兒童專心對外界事物做出準確的判斷和應答, 通過對大腦作出應答來支配神經中樞作出相應動作。 長期堅持這種體育教育, 可以形成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良好態度和習慣, 使人反應靈敏,
Advertisiment
2.促進兒童生長發育, 提高人體機能水準
學前體育教育可以提高兒童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發展兒童的基本動作, 能增強兒童身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 促進身體各個部位、各器官系統的機能, 使各種身體素質、基本活動能力和適應能力都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 促使兒童身體正常發育, 提高兒童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 增強體質。
3.促進兒童創造力發展, 培養兒童創造性思維
可以通過合理的引導、環境的創設來擴大和豐富兒童對周圍事物的認識, 啟發他們多提問題, 引導兒童積極動腦思考, 培養他們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
總之, 在幼兒期, 對幼兒進行體育教育, 可有效的促進孩子學語、走路、認字及活動能力的提高, 為以後童年,少年期學習生活奠定基礎,並符合終身教育、終身體育、素質教育的思想,對孩子的心理、生理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對孩子進行體育教育,還可完整教育體系,建立新的幼稚教育理念,促進教育科學飛速發展。我們必須要重視幼兒的體育教育,找到合適的教育方法,激發幼兒的體育興趣,為幼兒今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為以後童年,少年期學習生活奠定基礎,並符合終身教育、終身體育、素質教育的思想,對孩子的心理、生理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對孩子進行體育教育,還可完整教育體系,建立新的幼稚教育理念,促進教育科學飛速發展。我們必須要重視幼兒的體育教育,找到合適的教育方法,激發幼兒的體育興趣,為幼兒今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