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期兒童特點及保健措施

學齡期孩子體格穩步增長, 大約每年身高增長5釐米, 體重增加3千克, 有些孩子在6~8歲可能還會經歷一次小的生長加速, 除生殖系統外, 多數發育已接近成人水準;機體的抗病能力明顯增強, 不容易發生疾病。 此期末, 腦的形態發育已達到成人水準, 抑制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通過與教師和同學的接觸, 正規的學習和教育來影響兒童心理發育。 作為家長, 此階段應與學校相互配合, 給予合理的教育, 安排有規律的生活、學習和鍛煉;注意防控近視眼和齲齒;端正坐、立、行的姿勢;保證足夠的營養和睡眠;防治心理行為等方面的問題。

Advertisiment

學齡期保健措施

(1)合理安排日常活動:

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 學齡期兒童已不再以遊戲為主, 而是開始把學習知識放在較重要的位置。 因此, 應結合實際情況, 為孩子制定和安排生活計畫, 但應注意要勞逸結合。

合理膳食安排。 學齡期的兒童獨立性更強, 在安排飲食時, 可讓孩子參與制定菜譜和準備食物等工作, 以增加食欲, 並促進勤奮品質和責任感的培養。

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包括適當的光線、合適的桌椅等, 並培養孩子正確的坐、立、行走和讀書、寫字的姿勢, 預防脊柱異常彎曲等畸形的發生。

(2)預防疾病和意外傷害:

學齡期兒童開始乳牙與恒牙的交換, 家長應限制孩子吃含糖量高的零食,

Advertisiment
督促他們正確清潔牙齒, 並定期帶孩子去醫院進行口腔檢查, 預防齲齒。

飯前便後洗手, 生吃蔬菜瓜果要洗淨, 預防腸道寄生蟲病。

對孩子進行道路交通、游泳和藥物等安全教育, 讓孩子在安全地方玩耍, 防止車禍、溺水、中毒等意外傷害發生。

(3)注重心理行為問題:家長應密切注意孩子心理行為狀況, 若發現他們有焦慮不安、恐懼等症狀, 一定要查明原因, 採取相應措施。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學齡期的兒童還需要做兒保嗎?

    兒童保健實際上是從孩子出生就開始進行的一系列保健工作,一般到醫院進行兒童的時間是:學齡前期及學齡期(3~6歲):每年1至2次兒童保健。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智力特點?

    學前期兒童智力有了很大發展,在動作方面,可以連續行走20—30分鐘而不感到疲倦,會跑、跳、攀登;手的動作更加靈巧,能用鉛筆書寫、畫畫,能使用剪刀一類的工具。 在言語方面,詞彙更加豐富,可以自由進行言...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語言特點?

    學齡前兒童言語發展特點:主要發展詞彙量,學會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其語音逐漸正確,詞彙逐漸豐富,4歲兒童掌握600—2000個詞,5歲時為2200—3000個詞,而6歲時為3000—4000個詞,從...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促智力發育?

    學齡前兒童運用大肌肉的控制能力不斷改善,學會運用正確的姿勢跑,並能聽信號改變速度和方向跑,能保持軀體平衡,學會在平行線中間或平衡木上行走。能以自己為中心辨別左右方位,對顏色的色度開始區別。此期主要的...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想像力特點?

    想像和好奇喜問:學齡期兒童逐漸能按要求進行想像,其想像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目的性和有意性,但有意想像還只初步發展。其想像有以下特點:(1)想像容易與現實混淆;(2)想像主題易於變化,如正在用積木搭大橋,...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