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接種為寶寶撐起保護傘

安全接種

為寶寶撐起保護傘

疫苗接種, 保護人類走過了近300年歷史, 更保護了無數的孩子逃離死亡和殘疾的魔爪。 每年的4月25日, 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 “讓每個兒童都能按時接種疫苗是各級政府的責任”, 也是每個家庭的責任。

2004年,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 “預防針是孩子打的第一針, 接種證是孩子領的第一份證件”, 0—7歲的兒童均可在出生地免費辦理預防接種證, 按免疫程序接種。 流動人口的孩子經過注冊后就能免費接種。 兒童每到一個新的住處,

Advertisiment
只要出示接種證, 醫生就可以按時繼續下面的接種了, 既不會漏種, 也避免了重復接種。

疫苗:

寶寶預防傳染病的保護傘

疫苗是寶寶避免傳染病的保護傘, 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最佳手段, 也是寶寶健康成長的有利保證。 寶寶從剛一出生到6歲所需要接種的疫苗多達四十多次, 讓爸爸媽媽感到困惑的是這么多疫苗該不該打?打了后對寶寶有沒有什么影響?是選擇國產疫苗還是選擇進口疫苗?記者帶著一系列問題采訪了某部隊醫院防疫所周紅所長。

《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規定疫苗分為兩類:第一類疫苗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 公民應當依照政府的規定受種的疫苗, 此類疫苗由國家支付費用。

Advertisiment
它所免疫涉及的疾病, 傳染性強, 在各地普遍流行, 健康和體弱兒童均易感染, 而且感染后會對寶寶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所以全體兒童都要注射, 常稱之為“9苗12病”:即通過接種卡介苗、脊髓灰質炎、麻疹、百白破、乙肝疫苗、流腦、乙腦、風疹和腮腺炎、甲肝等9種疫苗, 能預防結核病、小兒麻痹癥、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麻疹、乙肝、流腦、乙腦、風疹、腮腺炎、甲肝12種疾病。

第二類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費并且自愿受種的其他疫苗。 接種費用由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承擔。 這類疫苗所針對的傳染病, 屬于地方性或局部流行, 有的對健康危害不大, 有的與接觸某些動物有關, 所以國家不提供優惠, 也不強制執行, 而是家長根據需要加以選擇, 一般不會在接種證上列出。

Advertisiment

自費疫苗要不要打?

自費接種疫苗一般都是二類疫苗, 目前我國衛生部規定第二類疫苗主要有:風疹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周所長建議, 如果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根據幼兒園入園要求, 詢問醫生, 再根據寶寶的成長環境酌情選擇接種第二類疫苗。

“洋疫苗”就一定好嗎?

寶寶接種的諸多疫苗中, 還常常有國產和進口疫苗之分。 是選擇相對便宜些的國產疫苗, 還是選擇價格昂貴的進口疫苗?這讓許多家長難以取舍。 周所長介紹說, 國產疫苗與進口疫苗同樣安全, 都通過了國家衛生部門的嚴格檢查。 進口疫苗價格偏高主要是因為有些進口疫苗保護期略長(進口疫苗保護期10年至15年,

Advertisiment
國產疫苗保護期5年至10年), 進口疫苗和國產疫苗生產工藝也有一定差異。 周所長推薦家長在給寶寶選擇疫苗時, 還是應該選擇國產疫苗。 國產疫苗在研發過程中和多年的臨床觀察都是安全可靠的, 更適合國人接種。

什么時候不適合接種疫苗?

周紅表示:“帶寶寶接種疫苗時, 要問清這次接種的是什么疫苗, 告知醫生寶寶近幾天的身體狀態。 如果有不正常情況, 請醫生定奪。 ”因為, 疫苗不是治療疾病的藥物, 是一種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中提取的、無毒、刺激人體產生對疾病抵抗的, 稱做“抗原”的一種合成物。 當寶寶身體出現某些特殊情況時, 就不適合接種疫苗。 在此提醒家長:寶寶患有皮炎、銀屑病、化膿性皮膚病時不宜接種,

Advertisiment
等待皮膚痊愈后方可進行接種;有哮喘、蕁麻疹、嚴重濕疹等過敏體質的小兒不宜接種(除脊髓灰質炎疫苗外);凡發現對雞蛋過敏的兒童則不宜接種麻疹疫苗、麻風腮三聯疫苗;體溫超過37.5攝氏度, 有腋下或淋巴結腫大的小兒不宜接種, 應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種;患有嚴重心、肝、腎疾病和活動型結核病的小兒不宜接種;患有中樞神經系統性疾病的兒童, 如大腦功能發育不全、癲癇、腦癱、缺血缺氧性腦病、高熱驚厥、抽風病史、腦炎后遺癥等神經系統疾病的小兒不宜接種(卡介苗和乙肝疫苗除外);嚴重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兒不宜接種;感冒、輕度低熱等一般性疾病視情況可暫緩接種, 空腹饑餓時不宜預防接種。

寶寶接種前后的注意事項

寶寶免疫接種時間都有預約,所以,家長們一定要細心保管接種證,最好固定專人負責。并將下次接種時間寫到家中最醒目的日歷上,防止錯過時間。最好不在寶寶接種前后一周內遠行,防止寶寶因旅途疲勞或異地生活不習慣,而出現身體不適,影響疫苗接種。免疫接種應在飲水進食30分鐘至1小時后進行。

隔段時間就去保健所接種對于寶寶和家長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周紅所長提示:不管寶寶多小,也不管寶寶會不會說話,家長在寶寶接種疫苗前要與其溝通,聲音溫柔地告訴他打針的原因和好處,不要大聲呵斥或恐嚇,如“你再不聽話就給你打針”等不良暗示,以免造成負面的心理影響。

到了診室,家長應該主動配合醫生,將寶寶放在大腿上,兩腿輕輕地夾住寶寶的腿(特別是膝關節要相對固定好),左臂將寶寶攬入懷中貼緊自己身體,右手(或其他家人)拿著寶寶最喜愛的玩具或物品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打完針后,及時給寶寶穿戴好離開診室,注意安撫他的情緒,放在懷中輕輕拍打,讓寶寶覺得你的懷抱最安全。

回家后,要讓寶寶適當休息,不要進行劇烈活動,多飲水,不吃刺激性食物,暫時不要洗澡。周所長提醒家長千萬不要給寶寶吃羊肉、韭菜、海產品等發物。她說,有位奶奶看到大孫子打針哭得厲害,特心疼。回家特意給孩子包了一頓羊肉餡餃子。注射后的當天晚上,寶寶就出現高燒,就是因為飲食不當所引起的。此外,在哺乳期的媽媽也要格外注意自己的飲食,尤其是寶寶接種疫苗的前后,飲食要清淡。她還說,寶寶注射后注射部位易紅腫結硬塊,不要采取局部熱敷的方式,可取新鮮土豆切片敷在注射部位,每天2到3次,可明顯改變紅腫硬結的情況(卡介苗除外)。少數寶寶在接種后會出現接種反應,如低熱、精神不佳、食欲減退、易哭鬧等,一般都不嚴重,媽媽給寶寶多喂些水,多休息,一兩天就會好轉。僅有個別寶寶會發高熱,此時應帶寶寶到醫院檢查。

小貼士

■及時將寶寶下一次注射疫苗的日期標注在日歷上,以免忘記;

■嚴格按照醫生預約的時間注射,不可自行任意更改;

■注射疫苗的時間應該選擇上午,有助觀察寶寶注射后的反應。


空腹饑餓時不宜預防接種。

寶寶接種前后的注意事項

寶寶免疫接種時間都有預約,所以,家長們一定要細心保管接種證,最好固定專人負責。并將下次接種時間寫到家中最醒目的日歷上,防止錯過時間。最好不在寶寶接種前后一周內遠行,防止寶寶因旅途疲勞或異地生活不習慣,而出現身體不適,影響疫苗接種。免疫接種應在飲水進食30分鐘至1小時后進行。

隔段時間就去保健所接種對于寶寶和家長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周紅所長提示:不管寶寶多小,也不管寶寶會不會說話,家長在寶寶接種疫苗前要與其溝通,聲音溫柔地告訴他打針的原因和好處,不要大聲呵斥或恐嚇,如“你再不聽話就給你打針”等不良暗示,以免造成負面的心理影響。

到了診室,家長應該主動配合醫生,將寶寶放在大腿上,兩腿輕輕地夾住寶寶的腿(特別是膝關節要相對固定好),左臂將寶寶攬入懷中貼緊自己身體,右手(或其他家人)拿著寶寶最喜愛的玩具或物品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打完針后,及時給寶寶穿戴好離開診室,注意安撫他的情緒,放在懷中輕輕拍打,讓寶寶覺得你的懷抱最安全。

回家后,要讓寶寶適當休息,不要進行劇烈活動,多飲水,不吃刺激性食物,暫時不要洗澡。周所長提醒家長千萬不要給寶寶吃羊肉、韭菜、海產品等發物。她說,有位奶奶看到大孫子打針哭得厲害,特心疼。回家特意給孩子包了一頓羊肉餡餃子。注射后的當天晚上,寶寶就出現高燒,就是因為飲食不當所引起的。此外,在哺乳期的媽媽也要格外注意自己的飲食,尤其是寶寶接種疫苗的前后,飲食要清淡。她還說,寶寶注射后注射部位易紅腫結硬塊,不要采取局部熱敷的方式,可取新鮮土豆切片敷在注射部位,每天2到3次,可明顯改變紅腫硬結的情況(卡介苗除外)。少數寶寶在接種后會出現接種反應,如低熱、精神不佳、食欲減退、易哭鬧等,一般都不嚴重,媽媽給寶寶多喂些水,多休息,一兩天就會好轉。僅有個別寶寶會發高熱,此時應帶寶寶到醫院檢查。

小貼士

■及時將寶寶下一次注射疫苗的日期標注在日歷上,以免忘記;

■嚴格按照醫生預約的時間注射,不可自行任意更改;

■注射疫苗的時間應該選擇上午,有助觀察寶寶注射后的反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