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安全教育≠恐嚇or恐怖教育

孩子被拐、被傷、被虐……每一次負面的新聞報導都會在我們內心深處留下印痕, 形成陰影, 揮之不去。 於是, 安全教育成了我們不得不直面的話題。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 不恰當的安全教育帶來的往往是不安全感, 弄不好就成了恐嚇教育, 恐怖教育, 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 變成傷“心”的教育。 把握好安全教育的度與方式, 是我們需要認真探究的一個問題。

下面的案例, 並非特例, 雖然大多數情形不至於如此嚴重。

故事發生在一個祖孫三代單傳的家庭。 因為擔心孩子遭遇意外, 家長從孩子2歲多就開始利用各種機會對其進行安全教育。

Advertisiment
聽到某個負面新聞, 看到某次意外事故, 道聼塗説一些未經印證的事件……居家日, 外出時, 時時是機會, 刻刻可滲透, 可謂用心良苦。

“你看看, 那個小朋友出去沒有跟著媽媽, 就丟了/被壞人帶走了/被車撞了……出去要牽著媽媽(或者其他大人)的手, 要不很危險的。 記住了嗎?”

“乘電梯要注意安全, 電梯門一開就要趕快進去/出來, 小心被夾。 ”

“不要吃陌生人的東西。 ”

“不要告訴陌生人名字。 ”

“不要跟陌生人走。 ”

“不要爬到高處去。 ”

……

心思細膩的媽媽更是編了各種的故事告知孩子, 哪些環境安全, 哪些情形下該如何應對, 否則會有多麼可怕的後果。 然而, 事與願違。 過於密集的安全教育嚇壞了孩子。 於是, 在孩子眼中, 這個世界變得陰暗、恐怖、充滿血腥味。

Advertisiment
他不堪重負, 因而退縮、膽小, 甚至小小年紀就有些神經質。 好在孩子都有自救的本能。 他開始編各種的故事。 故事的結局永遠很悲慘。 故事中的主人公, 無論他是一個小孩, 還是一隻小動物, 結尾處皆以各種方式慘死告終。 毫無疑問, 孩子在通過這種方式釋放心中塊壘。

正如上述案例呈現的, 不恰當的安全教育不僅對孩子沒有任何幫助, 反而可能給孩子帶來傷害。

安全教育的重心不在讓孩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雖然這也是安全教育的一個部分。 過分強調這個可怕的後果, 會讓孩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壓力持續, 孩子就可能因此崩潰。 對於學齡前兒童來說, 適當淡化後果的恐怖色彩,

Advertisiment
將重心放在引導孩子如何規避危險, 最終形成習慣性的反應模式, 應該是更穩妥的一種方式。

不嚇到孩子, 我們可以採取更溫暖的方式:

概略地告知孩子後果, 淡化其恐怖程度。

閱讀相關的繪本瞭解哪些情形下該如何做出反應。

設計遊戲, 讓孩子在遊戲中加深印象, 最終形成自然而習慣性的反應模式, 規避危險。

給孩子編故事, 一起閱讀, 利用突發事件告知孩子某些道理。

安全教育不是恐嚇教育, 更不是恐怖教育。 恐嚇、恐怖教育傷了孩子的“心”, 卻未必能保護得了孩子的身。 幫助孩子認清危險, 並本能地做出恰當的反應, 規避危險, 才是安全教育的重心。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幼稚園安全教育常識課程要注意什麼?

    幼稚園安全常識:1.不要把家裡的地址、電話號碼告訴陌生人。2.陌生人強迫帶你走時大喊救命並趕快逃走。3.不要去偏僻的被空置的空屋和僻靜暗處。4.不可接受陌生人的禮物。5.不要答應陌生人的請求。6.不... [詳細答案]

  • 1回答

    請問幼稚園安全教育常識如何教導?

    幼稚園安全常識:1.不要把家裡的地址、電話號碼告訴陌生人。2.教育孩子不要把大頭針、圖釘、曲別針、花生米、小塑膠粒等放進耳朵、鼻子等地方。這樣容易落入氣管,造成窒息。3.廚房對孩子來說是不安全的場所... [詳細答案]

  • 3回答

    孩子之間打架該怎麼辦呢??該怎麼教育?

    小孩子平時打打鬧鬧免不了,關鍵是怎麼教育孩子。首先不應該教孩子去打人,更不能以暴還暴。孩子之間的爭執打鬧,只要不存在肉體傷害,家長盡可能不要介入,要讓孩子自己去解決糾紛。其實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小孩子... [詳細答案]

  • 2回答

    孩子是獨生子女,不懂分享,應該怎麼教育?

    通過集體教育他們尊重他人,不執拗任性,與小朋友友好相處,互相商量,謙讓、分享玩具,關心小弟弟、小妹妹、家長切不要因愛子太深,怕孩子吃虧,將孩子封閉起來;或者偏袒孩子去責怪別人,這樣做只能害了自己的孩... [詳細答案]

  • 6回答

    幼稚園是不是義務教育?學費多少?

    我們寶寶才兩個月,但是現在都開始幫他打算去哪個幼稚園了, 真是頭痛,看看現在的幼稚園學費飛漲,真不想把他送到那裡。但是不送又沒人帶,老人帶嘛感覺太慣到他了也不好,左右為難中... 還有1兩年來考慮這...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