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宮寒服用哪些中成藥

1 宮寒服用哪些中成藥之八味地黃丸

八味地黃丸, 中醫方劑名。 別名加味地黃丸、桂附地黃丸。 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 主治產後虛汗不止, 血塊不落。 山茱萸、山藥、丹皮、雲苓各24克, 澤瀉15克, 熟地24克, 五味子15克, 炙黃耆30克熬制而成。

性狀:丸狀。

用法:每服10克, 溫開水送下。

功效:益火之源, 以消陰翳。 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

2 宮寒服用哪些中成藥之艾附暖宮丸

艾附暖宮丸, 中成藥名。 為溫裡劑, 具有理氣補血, 暖宮調經之功效。 用於血虛氣滯、下焦虛寒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 症見行經後錯、經量少、有血塊、小腹疼痛、經行小腹冷痛喜熱、腰膝痠痛。

Advertisiment

性狀:本品為深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氣微, 味甘而後苦、辛。

用法:口服。 一次6克, 一日2~3次。

功效:理氣補血, 暖宮調經。

3 宮寒服用哪些中成藥之東之寶滋補膏

東之寶滋補膏, 中成藥, 為溫補藥劑, 具有補氣養血, 散寒功效, 採用鹿*、紅參、鹿茸(去毛)、阿膠、 益母草、熟地 當歸、丹參、香附(醋制)、地 骨皮、萊菔子(炒)肉桂、木香、小茴香(鹽制)、 川芎、紅糖、蜂蜜等熬制而成。

性狀:本品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幹膏塊; 味甘、微苦。

用法:口服, 每次服用10克, 黃酒或溫開水送下。

功效:補氣養血, 調經散寒。 行經腹痛, 子宮壁薄, 女士補雌。 孕前養子宮, 產後養氣血, 產後調理, 是孕前產後的傳統佳品。

12 4 宮寒服用哪些中成藥之宮寒散

主治婦人下腹墜脹, 脘痛, 痛經,

Advertisiment
下腹部不暖, 四肢寒涼, 臉色蒼白, 小便頻多, 口淡而無味, 喜食辛燥等宮寒引起的諸症。 創制於清中期, 純中草藥配伍, 由海螵蛸、酒芍、地黃、制香附、吳茱萸、羌活、蛇床子、艾葉炭、首烏等配伍而成。 上述諸藥, 共研細末, 用米醋和勻, 攤於掌心(右掌心), 發汗一身即可。

性狀:散劑

用法:共研細末, 用米醋和勻

功效:婦人下腹墜脹, 脘痛, 痛經, 下腹部不暖, 四肢寒涼, 臉色蒼白, 小便頻多, 口淡而無味, 喜食辛燥等宮寒引起的諸症。

5 宮寒服用哪些中成藥之逍遙丸

逍遙丸, 疏肝健脾, 養血調經。 用於肝鬱脾虛所致的鬱悶不舒、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欲減退、月經不調。

性狀:本品為黃棕色至棕色的水丸, 或為黑棕色的水丸;味甜。

用法:口服。 一次6~9克, 一日1~2次。

功效:疏肝健脾,

Advertisiment
養血調經。 用於肝鬱脾虛所致的鬱悶不舒、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欲減退、月經不調。

6 健康小提示

一般來說呢宮寒的人都有腎陽兩虛, 體弱多病的症狀, 因為宮寒的話適合身體的一些技能緊密相關的。 像一些宮寒的人會經常的食欲不振, 腰酸背痛。 四肢發冷, 體質虛弱等等, 這些都是相互關聯的。 所以對於于宮寒而且腎陽兩虛的人來說呢。 是需要好好的調理媽的。 沒有特效藥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一般是中藥慢慢調理, 如果不注意休息和調理的話這些症狀會使你的體質越來越差的。 要認真對待哦。

12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