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得好:性格決定命運!
生活是最好的訓練營,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 但如果我們的孩子養成以下這3個壞習慣, 他的未來發展肯定有限!
所以儘早幫助孩子改掉這3個壞習慣是關鍵, 別再用“孩子小不懂事”這樣的理由去縱容了!
01
孩子缺乏“主見”
案例
舉個栗子
媽媽問東東去哪裡玩, 給了很多選擇, 等了半天, 結果東東說:“你們決定吧, 你們帶我去哪我就去哪。 ”
學校老師也反映:上課回答問題, 東東的答案本來是正確的, 可是因為同學說了其他答案, 他立刻就將自己原本的答案改錯了。
專家分析
Advertisiment
孩子缺乏“主見”, 無論你怎麼啟發, 孩子還是唯唯諾諾, 你是不是覺得特別挫敗?
兒童3—8歲這一階段非常重要, 要著重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自我學習的能力, 否則, 當家長事事都為孩子做出決定, 而孩子也習慣了這種決定後, 他將越來越喪失思維的獨立性, 喪失主動思考的能力, 這對孩子未來成長非常不利。
給家長的建議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從小事做起, 從幫媽媽拿拖鞋, 到幫家裡買菜, 慢慢來, 多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些任務。
幫孩子增強自信心。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 有意識的誇一誇, 給孩子創造表現的機會和正面的期許, 幫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不足。 另外, 爸媽要少一點強勢, 多給孩子發表看法的空間。
02
孩子喜歡推卸責任
Advertisiment
案例
舉個栗子
辰辰在家裡搗亂摔破了花瓶, 被媽媽發現了, 卻非說是昨天來家裡做客的小哥哥做的。
專家分析
責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礎, 是立足社會的根基, 孩子不願意承擔責任, 很大原因是為了避免責罰。
給家長的建議
孩子的責任心不是突然出現的, 是需要不斷培養的。
對於3—4歲的孩子, 要用簡單準確的語言告訴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例如:“汽車要放回車庫哦”“畫筆和筆帽是好朋友, 不要讓他們分開哦”。
對於5-6歲的孩子, 不要用“你最好……”“你應該……”這種命令句型, 而是用“我覺得……”“……好不好”這種尊重句型, 來喚起孩子的責任意識。
孩子更大一點可以帶孩子參與家庭勞動和集體活動, 鼓勵孩子參與公益活動等等, 都有利於責任心的培養。
Advertisiment
03
孩子做事缺乏專注力
案例
舉個栗子
蓉蓉每次看書總是看了幾頁就忍不住東張西望, 注意力分散。 媽媽想讓她上興趣班, 她也總是上了幾天就吵著鬧著不愛去了。
專家分析
專注力原本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自然具有的本能, 導致缺乏專注力主要是因為三個原因:
後天影響, 家庭干擾。
如父母祖父母的教育觀點不一致, 會導致孩子認知混亂, 專注力不足;
性格使然。
性格跳脫、富有創造力的孩子專注力不如“乖”孩子;
父母教育的缺失。
不是孩子缺乏耐心, 而是父母經常打斷孩子的觀察, 孩子的注意力還在前一件玩具上, 你卻用另一件玩具去轉移他的注意力, 久而久之, 注意力不集中的習慣就養成了。
Advertisiment
給家長的建議
孩子小的時候, 就要給孩子準備能夠引起他好奇心、探索精神的玩具, 以此來鍛煉他集中注意力。
父母們還可以用孩子的興趣和情緒來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對感興趣的事情, 他的注意力肯定會提高。 此外, 為孩子打造一個不受干擾的環境也是很重要的。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
“播下一個行動, 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 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 收穫一種命運。 ”
這就是說, 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所以, 爸爸媽媽們, 孩子的好習慣就從你們自己言傳身教開始咯!
3-6歲是培養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也最容易養成壞習慣!
孩子一不如意就哭鬧, 一不開心就發脾氣, 亂扔東西;起床、刷牙、穿衣服, 吃飯、做什麼都慢吞吞;喜歡頂嘴,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很容易因為孩子小就放任, 但壞習慣一旦養成, 就難以改正, 一定要趁孩子還小, 趕快糾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