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害羞的寶寶沒出息?

為寶寶還是為自己?

記得曾經有一位接受採訪的爸爸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最討厭家長讓自己孩子在外人面前表演節目, 那感覺就像是舊社會的地主對戲子說‘給爺笑一個’, 或者更難聽點兒, 像是耍猴的敲一下鑼就等著猴蹦。 ”話糙理不糙, 這種做法確實曾經在家長中十分盛行, 隱約記得我們小時候就在家長的指揮下, 給張阿姨背個詩, 給王奶奶唱個歌, 如今我們的孩子還在重複著這樣的節目。 那些毫不膽怯張嘴就來的寶寶自然被稱讚大方懂事開朗活潑, 而那些膽小害羞轉身跑開的寶寶則讓家長頓覺臉上無光。

Advertisiment

對, 說到臉上無光, 我們做家長的有沒有幡然悔悟?你所擔心的真的是寶寶膽小害羞不敢展示自己嗎?真的是他沒禮貌成為嚴重的行為問題嗎?還是因為寶寶沒能在外人面前好好表現以滿足你的虛榮心呢?

事實上, 只要帶過寶寶的人都知道, 寶寶在家展示得爐火純青的才藝, 到了外人面前卻是千呼萬喚也不出來;或是那些本來很有禮貌的寶寶, 此刻卻死活也不開口叫人, 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即使是性格非常外向的寶寶, “認生”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也許他當時正好心情不佳, 或者媽媽指定的觀眾碰巧是他不喜歡的類型, 當然, 也可能是他真的對自己的表現沒有信心。 這個時候, 我們要做的是去尊重寶寶,

Advertisiment
勉強的結果可能反而打擊了寶寶的自尊心, 特別是家長懊惱的表情很可能會讓敏感的寶寶覺得自己是個讓媽媽不開心的孩子, 並且由此更加懷疑自己做事做不好。

性格內向就是壞事嗎?

心理專家的研究表明, 1~3歲的寶寶大多會有一個“認生期”, 這時候拒絕生人可以說是正常的表現, 過了這個階段自然就會變好。 當然, 也有的寶寶的確是性格內向的害羞寶寶, 據科學研究表明, 性格內向或是外向來自先天, 天生的害羞寶寶大約會占到1/4的比例, 這可能是件沒有辦法的事。

對於多數家長來說, 外向的性格將來在社會上更容易“吃得開”, 所以鼓勵、強調、甚至逼迫孩子去做個“外向寶寶”成了家長們放不下的一樁心事。

Advertisiment
但事實上, 我們強迫內向寶寶變外向, 往往會讓寶寶愈發退縮, 克服害羞的時間反而拉長, 並由此強化了寶寶的社交恐懼。

那麼, 內向真的是很糟糕的性格嗎?我們不妨去看一看硬幣的另一面:小的時候, 內向的寶寶往往做事小心翼翼, 所以他們接觸危險的機會就少很多, 也算是給媽媽省了不少事;害羞寶寶大多敏感懂事, 他們的善解人意是不是經常讓媽媽感動到流淚?甚至有研究表明, 害羞寶寶在學校裡往往成績更出色, 他們極少參與暴力活動, 也不愛結成團夥, 並且更適合做那些相對精細的工作。

我們未必要把寶寶塑造成我們想像的樣子, 我們可以引導寶寶揚長避短, 以他的方式去適應這個社會。

Advertisiment
當然在不逼迫的前提下, 從小給寶寶更多鍛煉也不是壞事, 只不過, 願望是好的, 方法也一定要是好的哦!

鍛煉害羞寶寶小貼士1、多帶寶寶參加團體活動, 從熟悉的環境和人開始;2、給寶寶觀察環境的時間, 不急於求成;3、當寶寶樂於和人交往時, 不管是多麼小的嘗試, 都及時給予鼓勵;4、不要給寶寶貼上“害羞”的標籤, 這樣只會讓他感覺自己是有缺陷的;5、對寶寶害羞的行為表示認同, 告訴他每個人都會在特定環境和場合有不自在的感覺;6、家長要身體力行, 一個見到鄰居都不打招呼的媽媽, 不要指望寶寶自己變得熱情而有禮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