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家中哪些問題會傷害孩子

家中哪些問題會傷害孩子:家庭是給孩子溫暖的地方, 也是孩子情感的啟蒙。 所以, 父母要讓孩子感受到的是溫暖, 而不是傷害。 可是有些問題就是會傷害孩子的。 看看家中哪些問題會傷害孩子。

家中哪些問題會傷害孩子問題一:

父母一唱白臉一唱紅臉

《紅樓夢》“不肖種種大承笞撻”一回中, 賈政為教育寶玉, 對其實施“笞撻”, 聞訊而至的王夫人上前阻攔, 威脅道:“既要勒死他, 快拿繩子來勒死我, 再勒死他。 ”這一情節雖然是古人的文學創作, 但在今天的生活中並不少見。 教育孩子時, 父母經常一方“唱白臉”,

Advertisiment
一方“唱黑臉”。 這種教養方式埋下的隱患十分擔憂。

家中哪些問題會傷害孩子1、父母意見矛盾, 孩子易養成逃避慣性。

父母對待孩子的立場分歧, 容易讓他們變得遇事就依賴別人, 喜歡逃避, 甚至養成回避性人格。 人從小就具有自我保護的本能, 懂得“趨利避害”。 當孩子犯了錯, 父母中一方責罰他們時, 孩子會本能地尋找庇護。 此時如果另一方站出來跟愛人“唱對臺戲”, 恰恰中了孩子的下懷。 久而久之, 孩子就會形成慣性思維——總會有人來幫我, 即便我做錯了。 可以想見, 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見了困難繞著走或者依賴別人, 辦了錯事也為自己開脫, 沒有責任感。 ”

家中哪些問題會傷害孩子2、父母分歧影響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發展

Advertisiment

此外, 中科院心理所副教授李新影還指出, 父母的分歧還可能影響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正常發展。 自我控制能力從幼兒時期開始萌芽, 比如孩子剩飯時, 如果父母多次一致地告訴他“剩飯不對”, 孩子就會清楚地意識到自己錯了, 以後就會儘量把飯吃光。 這種不斷調整不當行為、發揚正確行為的過程就發展了自我控制能力。 反之, 父母意見常常相左, 這種能力自然無法發展。

家中哪些問題會傷害孩子改正辦法:

雖然彌合父母教養方式上的鴻溝不是件簡單的事, 但一點點的變化卻能讓家長們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一, 在心理上突破“自以為是”的障礙, 不妨放心地讓妻子或丈夫一方管教孩子, 相信對方跟自己一樣,

Advertisiment
都是有道理的。

其二, 如果短時間無法統一意見, 那麼也別當著孩子公然對抗。 在對方教訓孩子時, 你可以出去轉轉, 等到夫妻獨處時, 再跟愛人爭論也不遲。

其三, 如果實在無法達成一致, 可以共同學習教育子女的知識, 借“權威”調整兩個人的認知, 進而改變不當的行為。

家中哪些問題會傷害孩子問題二:

家長動輒相互埋怨

“你怎麼當媽的?孩子老是表現不好, 你看不見啊?”明明(化名)的父親大聲嚷嚷。 “就知道說我, 難道你當爸的不用負責任嗎?你什麼都不管, 現在倒埋怨起我來了!”母親也不甘示弱地反駁道。

而明明則直勾勾地盯著電視節目。 於他, 這樣的情景早已見怪不怪。 母親見到明明這幅模樣就來氣, 沖他吼道:“不爭氣的東西!就是因為你!”明明關掉電視,

Advertisiment
在父母的相互謾駡聲中摔門而出……

專家指出, 父母互相埋怨, 孩子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生在這樣家庭的孩子, 自卑是最為普遍的心理特點, 最壞的情況則是讓他們走上歪路。 人生在世, 孰能無錯, 更何況年齡尚小的孩子, 他們在由一個自然人向社會人發展的過程中, 需要用犯錯誤來獲得成長。 然而, 有些父母就如趙明的家長一樣, 在孩子犯錯後, 就開始相互埋怨, 把責任都推到對方的身上, 孩子的心理比較脆弱和敏感, 他們看到父母因自己而吵架, 就容易產生“這都是因為我”的想法, 而一味自責下去, 就在不自覺中放大了自己的缺點, 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羞恥感和無助感也油然而生。 長此以往,

Advertisiment
孩子就會變得壓抑而自卑。 自卑催生自暴自棄的情緒, 從而“破罐子破摔”, 讓有些孩子真成了不良少年。

家中哪些問題會傷害孩子改正辦法:

父母不要急著從對方身上找原因, 應該把焦點對準孩子, 就是要仔細想想孩子最近的所作所為, 分析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然後, 跟孩子好好談談, 旁敲側擊地問出他們的真實想法, 如趙明的父母就可從“最近都常和哪些朋友在一起”、“他們是不是比以前的朋友更談得來”等, 以此來判斷孩子是不是真像自己所想的那樣, 結交了不良朋友。 最後, 才是要自我反省, 並且和愛人交換一下想法, 但千萬不要過分埋怨對方或自己。

家中哪些問題會傷害孩子問題三:

管教一緊一松, 孩子易走極端

家長心情好,就對孩子溺愛得要命;而一旦心情糟糕,看見孩子就覺得不順眼,少不了訓斥打罵。一緊一松的家庭教養方式實在有些糟糕。

很多人都認為嚴厲教養不好,其實,父母時緊時鬆的方式更是弊端重重。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家長對孩子嚴加管教是會起到正面效果的,能夠説明他們學會遵守既定規則,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人,而一緊一松,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孩子人格缺陷。

對此,專家解釋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所作所為是孩子效仿的對象。父母情緒的起伏變化直接作用于孩子,這會使孩子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成人之後,情緒也會起伏不定,忽冷忽熱。輕則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重則可能會演變成邊緣性人格,即看待事物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容易走極端。

家中哪些問題會傷害孩子改正辦法:

父母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家長在外面受了刺激,可以在回家前找個合適的途徑進行排解,如找人傾訴、運動、轉移注意力等,退一步說,如果父母心情正不好,孩子還惹是生非,那麼教育時要對事不對人,別傷孩子自尊,而是教他們為錯誤承擔責任。

家中哪些問題會傷害孩子,父母認識到以後就要改正,避免再犯。不要讓這個本該溫暖孩子的家,最後給他造成心靈上的傷害。

家長心情好,就對孩子溺愛得要命;而一旦心情糟糕,看見孩子就覺得不順眼,少不了訓斥打罵。一緊一松的家庭教養方式實在有些糟糕。

很多人都認為嚴厲教養不好,其實,父母時緊時鬆的方式更是弊端重重。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家長對孩子嚴加管教是會起到正面效果的,能夠説明他們學會遵守既定規則,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人,而一緊一松,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孩子人格缺陷。

對此,專家解釋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所作所為是孩子效仿的對象。父母情緒的起伏變化直接作用于孩子,這會使孩子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成人之後,情緒也會起伏不定,忽冷忽熱。輕則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重則可能會演變成邊緣性人格,即看待事物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容易走極端。

家中哪些問題會傷害孩子改正辦法:

父母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家長在外面受了刺激,可以在回家前找個合適的途徑進行排解,如找人傾訴、運動、轉移注意力等,退一步說,如果父母心情正不好,孩子還惹是生非,那麼教育時要對事不對人,別傷孩子自尊,而是教他們為錯誤承擔責任。

家中哪些問題會傷害孩子,父母認識到以後就要改正,避免再犯。不要讓這個本該溫暖孩子的家,最後給他造成心靈上的傷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