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園溝通不需“外交辭令”

為了協調家庭和幼稚園的教育行動, 需要教師與家長的溝通與理解。 對於幼兒教師來說, 應該主動地與家長進行溝通, 協調彼此教育觀念上的差異, 取得教育目標的一致。 同樣, 對於家長而言, 被動地和老師溝通是不夠的, 更重要的是要積極尋找機會瞭解孩子的在園情況, 及時和老師交流。 家園溝通除了需要雙方的積極性和相互配合, 談話藝術及談話策略也是很重要的, 但後者往往被誤解, 有時候家長和老師之間的對話過於“藝術”, 像外交辭令似的, 反而影響了交流的效果, 甚至達不到交流的目的。

Advertisiment

州州的媽媽是一位大學教師, 她總說幼稚園的老師是教育幼兒的專家, 在與老師進行交流的時候非常客氣, 特別是提到對幼稚園的工作的意見的時候, 常常使用一些很婉轉的詞語, 讓老師不知道該如何去做。 例如上段時間, 州州媽媽說孩子最近表示不想上幼稚園了。 她說看了公告欄裡的菜譜, 覺得孩子經常吃胡蘿蔔挺有營養的。 之後有一天州州自己在吃午飯的時候哭了, 老師瞭解原因才知道他不想上幼稚園是因為不想吃午餐中的胡蘿蔔, 又擔心讓大家說他挑食不是好孩子。 可是他的媽媽當初和老師交流的時候沒有明確說出來, 老師因此沒有把這兩件事情聯繫起來。 如果媽媽及時地、直接地把州州的問題反映給老師,

Advertisiment
問題能夠得到及時解決, 州州就不至於哭鼻子了。

家長的聲音

妍妍媽媽(女兒4歲)

交流要講究藝術更要重實效

交談是一門藝術, 由於職業、性格、文化水準等因素的不同, 人與人交流的方式也有很大差別。 家長委婉地向老師說出自己的意見一方面有對老師的尊重, 另外也有一些顧慮, 擔心老師會因為自己的意見而不快, 從而影響對孩子的態度。 作為家長, 我覺得還是實話實說的好, 畢竟交流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老師瞭解情況, 交流要講究藝術更要重實效。

張閏媽媽(兒子 3歲)

家長要把握好含蓄和坦率的分寸

不同的職業、不同的性格, 不同的文化水準決定了不同的家長和老師交流時有不同的表現。

Advertisiment
有些家長說話比較含蓄, 這也是本身素養的表現, 不能看作壞事。 幼稚園的老師工作也很忙, 沒有太多的時間仔細考慮家長的話, 所以, 家長還是盡力把話說得直接一些, 坦率地交流也不是不尊重老師。 至於含蓄和坦率哪種方式更好, 要看老師的接受習慣, 家長自己把握好其中的度, 就能達到交流目的了。

闞凱爸爸(兒子 5歲)

希望能夠彼此真誠交流, 不要搞話語遊戲

在和老師談話過程中, 我一般在肯定中提出要求, 而不是讓老師猜謎。 因為老師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家長全面地瞭解孩子, 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方法。 家長主動配合幼稚園的教育工作, 最重要的就是把想法告訴老師, 同時聽取老師的建議。 大家時間都很緊張,

Advertisiment
彼此真誠交流才符合家園共育的目標, 話語遊戲只能使這種交流流於形式。

老師的聲音

周圓圓(中班老師)

家園溝通不是只說好話, 也不是單純告狀

教師不能等幼兒犯了錯誤後才去與家長溝通, 找家長告狀, 而平時要主動向家長反映幼兒的在園情況, 多報一點喜, 少報一點憂, 絕不誇大問題。 如談幼兒在園吃飯、遊戲、睡覺等方面的進步表現, 以拉近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 這也是每個幼兒家長都比較關心並十分樂意接受的。 向家長反映幼兒不好的表現時, 也應該實話實說, 而不應該說得含含糊糊, 讓家長聽不明白, 這樣根本就不能得到家長的幫助。

劉佳麗(幼稚園園長)

家園溝通需要技巧更需要坦誠

俗話說“一句話說得人笑,

Advertisiment
一句話說得人跳”。 意思是說:同樣的一句話, 由於表達方式的不同, 所收到的效果就不一樣, 這從一個方面說明了交談的重要性。 當談到孩子的缺點時, 教師應該從正面肯定入手, 創造良好的談話情境, 我們教師要做到語氣委婉, 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問題, 先揚後抑。 幼兒畢竟是幼兒, 教師不能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幼兒。 家長擔心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錯誤, 而是教師對於孩子所犯錯誤的認識與態度。 因此在本來就心情緊張的家長面前, 教師關鍵在於表達一種願望, 即讓家長明白:談論孩子的不足, 目的是希望得到家長的支援, 以便家園共同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 應多站在家長的角度去關心孩子,理解家長的心情,如果教師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那麼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談一定會順利進行,也會讓家長感受到教師是誠意喜愛關注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長就會更容易接受教師的談話內容,也就更願意主動與教師交談孩子的各種表現。

家園溝通像所有的人際溝通一樣需要技巧,但家長和教師畢竟不是商業夥伴,也不是兩國外交使者,雙方在交流時的坦誠態度是非常可貴的。

胡曉晴(小班老師)

溝通要表達出關注孩子

家園溝通要收到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把握好交流的時機,而不僅僅依賴於所謂的技巧。只要孩子有一點小小的進步、不同的表現就要與家長交流,家長十分在意教師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態度,關注自己孩子的程度。在交流孩子的表現時教師要表現出自己的喜愛和自豪;在交談孩子的不足時又要表現出對孩子的關愛與焦慮。同時需要體會家長的心理,尋找共同話題,這樣容易打開家長的心扉。抓住家長愛子心理,巧妙提出建議。在交談孩子的行為時,要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使家長感到教師對孩子是充滿信心和關愛的,從而願意接受教師提出的意見或建議。

小編插話

外交辭令畢竟是外交場合的適用語言,如果把它運用到平常的溝通中就會鬧張冠李戴的笑話。家長出於對幼稚園和教師的信任,尊重教師、理解教師,教師也需要尊重家長、理解家長,這是保證家園順利溝通的必要條件。教師應以一種平等友好的態度來對待家長,將家長視為朋友,打消家長的顧慮心理,同時要尊重家長的意見,虛心聽取家長的建議,這樣家長才樂意與老師交談,教師與家長的關係就會比較融洽。教師主動向家長介紹孩子在園的表現,特別是一些細小的事情,讓家長知道老師是多麼地關注自己的孩子。教師既不能一味地遷就家長,也不能對家長的建議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以消極的態度對待,而是應根據情況,有分寸地解決家長的問題。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雙方的,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積極主動地瞭解一些正確的育兒觀念和方法,在與教師的溝通中就不能那麼“外行”了。當然,家長在和老師交流時也沒有必要過於謙恭,彼此尊重、平等相待才是正常的家園關係。只要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原則,教師真誠地與家長交流,尊重家長,平等對待家長,相信家長能夠積極支援教師的工作。

應多站在家長的角度去關心孩子,理解家長的心情,如果教師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那麼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談一定會順利進行,也會讓家長感受到教師是誠意喜愛關注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長就會更容易接受教師的談話內容,也就更願意主動與教師交談孩子的各種表現。

家園溝通像所有的人際溝通一樣需要技巧,但家長和教師畢竟不是商業夥伴,也不是兩國外交使者,雙方在交流時的坦誠態度是非常可貴的。

胡曉晴(小班老師)

溝通要表達出關注孩子

家園溝通要收到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把握好交流的時機,而不僅僅依賴於所謂的技巧。只要孩子有一點小小的進步、不同的表現就要與家長交流,家長十分在意教師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態度,關注自己孩子的程度。在交流孩子的表現時教師要表現出自己的喜愛和自豪;在交談孩子的不足時又要表現出對孩子的關愛與焦慮。同時需要體會家長的心理,尋找共同話題,這樣容易打開家長的心扉。抓住家長愛子心理,巧妙提出建議。在交談孩子的行為時,要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使家長感到教師對孩子是充滿信心和關愛的,從而願意接受教師提出的意見或建議。

小編插話

外交辭令畢竟是外交場合的適用語言,如果把它運用到平常的溝通中就會鬧張冠李戴的笑話。家長出於對幼稚園和教師的信任,尊重教師、理解教師,教師也需要尊重家長、理解家長,這是保證家園順利溝通的必要條件。教師應以一種平等友好的態度來對待家長,將家長視為朋友,打消家長的顧慮心理,同時要尊重家長的意見,虛心聽取家長的建議,這樣家長才樂意與老師交談,教師與家長的關係就會比較融洽。教師主動向家長介紹孩子在園的表現,特別是一些細小的事情,讓家長知道老師是多麼地關注自己的孩子。教師既不能一味地遷就家長,也不能對家長的建議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以消極的態度對待,而是應根據情況,有分寸地解決家長的問題。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雙方的,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積極主動地瞭解一些正確的育兒觀念和方法,在與教師的溝通中就不能那麼“外行”了。當然,家長在和老師交流時也沒有必要過於謙恭,彼此尊重、平等相待才是正常的家園關係。只要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原則,教師真誠地與家長交流,尊重家長,平等對待家長,相信家長能夠積極支援教師的工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