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軟暴力”,比毒蛇猛獸還要可怕!

不打孩子, 是不是就意味著讓孩子免受暴力侵害了?不是的, 這一代的孩子被家長的規劃、學校的考試所挾持, 被強加於自身的各種價值觀所綁架, 孩子們承受的“軟暴力”隨處可見。 其中, 語言暴力是最為嚴重的。

對孩子的語言暴力, 不僅僅是指大聲的謾駡, 對孩子使用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 甚至是惡意地拒絕與孩子說話, 使得孩子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 都可以認為是語言暴力。 家長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 很大程度上是基於雙方的不平等關係, 也就是家長認為, 我是你的爸爸(媽媽),

Advertisiment
你就得聽我的。

語言暴力, 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其實, 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愛自己的孩子的, 但他們卻常常在不經意間對孩子使用了語言暴力。 家長望子成龍, 孩子的行為卻無法達到父母的期待, 家長情急之下, 可能就會“隨口”說孩子“怎麼那麼笨”、“做題怎麼不動動腦子”。 然而, 你有沒有想過, 家長隨口的一句貶低、嘲笑孩子的話, 卻能夠對孩子的內心產生強烈的顫動?

殊不知, 孩子的內心世界是很脆弱和微妙的, 而孩子心目中的評價是非尺規也是很鮮明的。

有的孩子有偏激固執的傾向, 就會將家長不經意的這些話語放大, 認為爸爸媽媽傷害了自己的自尊心, 從而產生一種憤怒、逆反的心理(雖然當時不一定表現出來),

Advertisiment
這種不良的心理將影響孩子的待人接物, 日後孩子可能會成為一個憤世嫉俗, 甚至窮凶極惡的人。  

而有的孩子性格有內向順從的傾向, 一旦遭受到她最信任的人——爸爸媽媽的語言暴力, 可能就會將他們的嘲笑、謾駡轉化為一種心理暗示, 認為我就是笨的人, 我就是懶惰的人, 我一無是處, 不受歡迎……這種自我否定、懷疑、消極的情緒, 讓孩子無法更好地處理健康的人際關係, 久而久之, 孩子可能會出現抑鬱、狂躁等心理疾病。

拒絕語言暴力, 批評教育請低聲說話!

有心理學專家研究發現, 請對方處理同一件事情, 用不同的聲調說話會收到不同的效果。 大人如此, 對孩子也是如此。 大人批評孩子, 用低聲調來說孩子更容易接受。

Advertisiment

1、降低聲調, 讓孩子更集中注意力聽

有的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 往往採取“先發制人”的方法, 大聲呵斥, 以求先鎮住孩子。 然而, 他們往往收到了相反的效果, 孩子要麼大聲哭鬧, 要麼使用高聲調反抗。 不妨試試降低你的聲調。 降低聲音, 不但可以約束自己, 控制情緒, 還可以降低孩子的反抗。 因為家長說話聲調低, 孩子也會因此更集中注意力聽, 他們雖然也知道自己是在被教育、被批評, 但內心仍然感覺是被尊重的, 因而也更容易接受家長的意見。

2、運用正確的語氣和措詞, 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性格

家有調皮好動的熊孩子, 想要讓家長控制自己不去批評孩子, 那確實很難。 沒關係, 該批評就批評, 不必隱忍。

Advertisiment
只要在說話前三思, 運用恰當的語氣和措詞, 取得的效果一定會很好。

低聲調可以調節情緒、趕走憤怒。 此外, 在批評教育孩子時, 運用適當的措詞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家長的意思。

3、把你所期望孩子要做到的要求解釋給他們聽

我們說拒絕語言暴力, 不是說不能罵孩子。 在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 除了運用正確的聲調、語氣和措詞外, 家長還要注意把你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解釋給他們聽。 例如, 帶孩子在路上散步, 如果單純告訴他不能到處亂跑, 他也許會暫時接受你的意見, 但沒過多久又忘了。 而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同時, 用溫和的方式來警告他, 如果違反的後果將可能是摔倒, 或是被車撞到, 這樣孩子對你的教育印象就會更深刻,

Advertisiment
再犯同樣的錯誤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一個優秀的教育者, 應該是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的。 對於孩子而言, 家長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 孩子也有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情感世界, 家長的一言一行, 乃至一個表情, 都會對孩子的性格塑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因此, 家長在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 把自己的語言、行為好好反思, 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始終用自己的心與孩子保持誠摯的溝通, 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本來目的, 才能維繫良好的親子關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