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家庭中如何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俗話話說:言傳勝於身教, 所以我們的爸爸媽媽要想自己的寶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就要從自身做起哦!以下就是筆者為我們大家分享的該如何以身做范來教育孩子的行為!!

1.以身垂范, 給孩子作出榜樣

我們要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 優良的品德, 家長必須以人格育人格, 以德育德。 宋慶齡說過:“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給孩子以深遠的影響”, 家長要用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的感染和影響孩子。 如, 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家長先要做到飯前便後洗手、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等;要求孩子不挑食,

Advertisiment
家長自己在孩子面前飲食不要挑精揀肥;這樣, 對於善於模仿的孩子來說定是受益匪淺。

2.為孩子創造實踐自我價值的機會

父母要轉變觀念, 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立、自主精神、對待孩子的生活起居, 堅持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如自己獨立行走、獨立進餐、獨立就寢等。 記得新生剛來園時, 許多家長不放心幼兒自己進教室, 都要親自送到教室。 剛開始為了讓幼兒有個適應期, 也在情理之中。 到了現在, 除了特殊情況, 我們都要求孩子自己走進教室。 對於年齡稍大一些的孩子, 家長可以鼓勵他在家做小幫手如幫忙分筷子、洗自己的小手帕。 有時家長不要表現得太能幹, 有句老話說得好“懶惰母親, 勤快兒”, 家長要有意識提供孩子鍛煉的機會。

Advertisiment

3.注重教育的一貫性和一致性

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 它需要有一個反復練習不斷鞏固提高的過程, 一貫性主要表現在家庭中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規則。 比如規定孩子起床、進餐、遊戲、學習、看電視、睡覺的時間, 開始孩子可能不習慣, 有時遇上好看的動畫片非要看下去, 父母應堅持要求, 不能退讓, 有的孩子因此會哭鬧, 家長可以不予理睬, 進行冷處理, 孩子感到哭也沒用, 慢慢也就接受了事實。 所以, 只有堅持要求, 才能幫助孩子形成習慣, 朝令夕改就難以如意。 例如, 今天要求孩子自己穿衣, 明天為了趕時間上班又急忙幫孩子穿衣, 後天又批評孩子不肯自己動手穿衣。

Advertisiment
家長的要求反復無常沒有耐心, 孩子自己穿衣的習慣是斷然養不成的。 當然, 在放手讓孩子自己穿衣時一定要教會幼兒正確穿衣的技巧, 有困難時, 家長可以幫助, 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應合理適當, 不要太高。

一致性則體現在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應一致, 特別是現在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更要注意祖父輩之間對孩子要求的一致。 如果家庭成員對孩子所提的要求不一致, 會使孩子無所適從, 不知道聽誰的好, 還可能會使孩子養成不同的人面前說不同的話、做不同的事的壞習慣。 如吃晚飯了媽媽要孩子把玩具整理好, 奶奶寶貝孫子, 說孩子小整理起來費勁, 就包辦代替, 自己收拾掉了。 吃晚飯了, 孩子見一點點肥肉就吐掉,

Advertisiment
奶奶教育孩子樣樣菜都要吃才能保障營養, 媽媽則怕兒子會發胖, 就說算了算了, 吐就吐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 孩子又怎麼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因此, 家庭中, 家長應教育意見一致, 即使有不一致的地方也不可以當著孩子的面暴露矛盾, 而是私下進行溝通, 取得一致意見。

4.注意方式方法, 切忌簡單粗暴

有位家長說自己的孩子:這孩子真要把我氣死了, 天天都有家長告狀, 今天和小朋友打架了, 明天用積木把小朋友打傷了, 後天又用嘴把小朋友咬出血印了……這位家長很苦惱地說:“我都怕去幼稚園接孩子, 真怕哪位家長來找我, 打他, 罵他, 可孩子怎麼就是不改呀?”這位家長的苦惱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 糾正不良行為習慣要比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難得多,

Advertisiment
家長應從改變對孩子的態度開始。 對幼兒來說, 情緒是行動的動力, 孩子喜歡受人鼓勵、誇獎, 如果總是換來批評、受到指責, 孩子情感上接受不了, 會產生逆反心理, 加上家長的冷眼、厭惡、甚至是打罵, 會激起孩子的不良情緒, 產生“破罐子破摔”甚至做出新的不良行為。 但這樣的孩子有時受了環境的影響也有想改正的願望, 希望得到家長的表揚, 但做起來要費很大的力氣。 因為不良的行為往往會不自覺地表現出來, 而好的行為則要十分自覺, 必須克制自己的需求, 這種抑制力要經過自身的努力才能實現, 這時孩子往往表現的不會那麼自然、輕鬆。 如果家長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 對他的想法給以鼓勵、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誘導和啟發並堅持下去,良好的行為就會逐漸養成。

5.家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人生最早接受習慣培養的課堂,家庭中的所有成員都是形成幼兒良好習慣的老師,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在父母為孩子餵奶、把尿、哄睡覺時,都有意無意地培養著習慣。孩子進入幼稚園後,家長應該多與幼稚園聯繫,在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要求與做法上要與幼稚園保持一致,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是獨生子女,而過分地遷就孩子,寵愛孩子,或者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長大了再嚴格要求也不遲,要知道,壞習慣一旦養成,改造起來遠遠要比塑造難。因此,家庭應該與幼稚園實施同步化教育,使孩子更快、更有效地形成良好的習慣。

總之,幼兒時期良好的行為習慣易於塑造,不良的行為易於糾正,行為日久成習慣,習慣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必須重視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把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當成一件關係孩子健康成長和社會進步的大事來抓,我相信在我們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有力地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看完了我們的爸爸媽媽不要再抱怨孩子行為不好了哦,從自身開始來教育規範我們的寶寶吧!!

對他的想法給以鼓勵、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誘導和啟發並堅持下去,良好的行為就會逐漸養成。

5.家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人生最早接受習慣培養的課堂,家庭中的所有成員都是形成幼兒良好習慣的老師,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在父母為孩子餵奶、把尿、哄睡覺時,都有意無意地培養著習慣。孩子進入幼稚園後,家長應該多與幼稚園聯繫,在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要求與做法上要與幼稚園保持一致,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是獨生子女,而過分地遷就孩子,寵愛孩子,或者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長大了再嚴格要求也不遲,要知道,壞習慣一旦養成,改造起來遠遠要比塑造難。因此,家庭應該與幼稚園實施同步化教育,使孩子更快、更有效地形成良好的習慣。

總之,幼兒時期良好的行為習慣易於塑造,不良的行為易於糾正,行為日久成習慣,習慣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必須重視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把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當成一件關係孩子健康成長和社會進步的大事來抓,我相信在我們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有力地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看完了我們的爸爸媽媽不要再抱怨孩子行為不好了哦,從自身開始來教育規範我們的寶寶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