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中要注意和孩子互動

家庭中的互動, 主要是指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互交往活動, 這是家庭日常活動中最基本和普遍的現象。 良好的互動會對孩子順利成長起到促進作用, 而不良的互動不僅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還會給家庭帶來許多煩惱和問題。 那麼父母如何和孩子進行良好的互動呢?下面談幾方面的建議:

一:瞭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父母要和孩子進行良好的互動, 必須要瞭解孩子的年齡特點, 要瞭解自己的孩子正處於哪個年齡階段, 這個階段有什麼表現。 哪些表現是正常的, 哪些是異常的。 比如, 3-4歲孩子的思維特點具有直覺行動性的特點,

Advertisiment
他們在做事情的時候往往是邊做邊想邊說, 也就是說, 做、想和說是同步的, 在他們玩的時候, 父母如果不讓他們說話, 就違背了孩子的心理特點, 會影響他們的發展。 再如, 5-6歲的孩子是害怕和焦慮的情感開始萌發的時期, 這時期有的孩子開始害怕單獨一個人在家玩或睡覺, 天一黑就不敢一個人下樓, 有的甚至上衛生間也要父母跟著, 如果父母不瞭解孩子這時期的特點, 認為他越大越沒出息, 無端地進行指責, 不但解決不了問題, 反而會使問題更加嚴重。 所以, 父母要和孩子進行良好的互動, 瞭解孩子的年齡特點是必須具備的一個條件。

二:樹立正確科學的兒童觀

兒童觀就是對兒童的認識和看法,

Advertisiment
首先, 父母要認識到, 孩子雖然年齡比父母小, 但在人格上是獨立的, 是和父母平等的, 他們也有自己的尊嚴和權利, 父母和他們交往時, 必須把他們作為平等的個體看待。 另外, 孩子之間是有個別差異的,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和優勢, 父母要善於發現自己孩子的優點, 要看到孩子的長處和獨特性, 看待孩子時, 要進行縱向比較, 用孩子現在的表現和其過去比, 這們就很容易發現孩子的進步。 一定不要總是進行橫向比較, 拿孩子的不足和別人的優點比, 如果習慣於橫向比較, 父母就會感覺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的孩子, 不僅父母會產生失望感, 也會使孩子失去自信和努力的勇氣。 由此看來, 父母要和孩子進行良好的互動,
Advertisiment
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是很重要的。

三:創設適當的互動環境

在家庭中, 父母和孩子互動並非在真空中進行的, 而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發生的, 合適的互動環境可以促進互動的順利進行, 而不合適的互動環境則會影響互動的效果。 那麼在家庭中, 適當的互動環境應該具有什麼條件呢?

1、合適的時間。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動雖然發生在每時每刻, 但成功的互動應該具有一些時間條件。 比如, 孩子吃飯時和睡覺前半小時最好不要談學習上的事情, 更不要批評他, 和孩子談事情, 要在孩子心情比較好的時候, 當孩子情緒低落時最好避免談。

2、適當的場合。 一般說, 當家裡有孩子的同學或朋友時, 或者有領居或親戚等其他人時,

Advertisiment
父母要避免談論孩子的缺點, 和孩子在別人家的時候也不要批評孩子, 更不要指責, 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既起不到良好的效果, 有時候還會有反作用。

3、良好的語言環境。 父母和孩子以及父母之間的互動要注意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態度, 語言要禮貌, 語氣要輕緩, 態度要和藹, 切忌急躁、喊叫, 表達要清楚明確, 不要模糊和囉嗦, 更不要說一些粗魯的語言, 另外, 父母在和孩子互動時不要帶著個人消極情緒, 帶有消極情緒的父母容易在語言和情緒上失控, 會給互動造成障礙。

四:採取正確的互動類型

父母的孩子互動, 除了要具備上面談到的知識、觀念和環境幾方面以外, 在實踐上也要具備一些與孩子交往和溝通的技巧,

Advertisiment
下面談幾種互動類型。

1、專注傾聽型。 當孩子向父母述說一些事情時, 比如, 孩子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的, 孩子班上小朋友之間發生的, 或者孩子聽別人說的等等, 這時候, 父母就要專心聽孩子說, 表現出對孩子說的事情很感興趣, 還要有些簡單的語言回應, 比如:“是嗎”、“是這樣啊”、“真有意思”等等。

2、真誠商量型。 家庭中的事務性事情比較多, 有些較大的事情往往需要全家商量後才能決定, 現在有很多家庭在商量時候總是不讓或從沒考慮過讓孩子參與, 長期這樣下去, 使孩子忽視了自己是家庭一員的責任的義務。 所以, 在家庭中, 父母要經常徵求孩子的意見, 比如“我們家裡想買台冰箱, 你覺得買什麼牌子的比較好”;“一會兒我們去奶奶家, 你說我們給爺爺奶奶買點什麼東西呢”等等。

3、積極建議型。一般說,孩子正處於身體和心理發展的時期,肯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父母要及時瞭解孩子的情況,主動為孩子提出一些有意義的建議,在給孩子提出建議時,父母要注意提出的態度和口氣,首先在態度上要誠懇,要讓孩子感到父母確實是為他著想,其次在語言的使用上也要避免命令和強制。更不能表現出居高臨下,這樣孩子才能接受。

4、同意理解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對人和事逐漸有了自己的看法,家長應該鼓勵和激發孩子,讓他們把想法表達出來,當孩子向父母發表見解時。父母不僅要耐心傾聽,還要盡可能地表示肯定和同意。比如,父母可以說:“你說的有道理”、“你的想法還真不錯,媽媽怎麼就沒想到這樣”等等,當孩子受到父母的認可和鼓勵時,以後有什麼想法他還會願意和父母講述。

5、婉轉批評型。孩子由於年齡小,他們對社會對人的認識能力還處於很幼稚的不成熟狀態,經常會在行為和語言上出現一些錯誤或過激,所以在家庭中,父母批評孩子是經常的事情,但是,當批評孩子時要講究方式,不要簡單粗暴,更不要斥責和打罵。一般說,父母應該採取先批語後希望的方式,批評時要非常鮮明地讓孩子知道父母對孩子行為或語言方面的不贊成態度,還要說出父母不贊同的理由以及孩子到底錯在什麼地方,最後,父母要提出自己的希望,尤其要讓孩子知道,父母雖然批評了他,但仍然很喜歡和相信他。這樣會促使孩子更好更快地接受父母的批評,從而改正錯誤。

你說我們給爺爺奶奶買點什麼東西呢”等等。

3、積極建議型。一般說,孩子正處於身體和心理發展的時期,肯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父母要及時瞭解孩子的情況,主動為孩子提出一些有意義的建議,在給孩子提出建議時,父母要注意提出的態度和口氣,首先在態度上要誠懇,要讓孩子感到父母確實是為他著想,其次在語言的使用上也要避免命令和強制。更不能表現出居高臨下,這樣孩子才能接受。

4、同意理解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對人和事逐漸有了自己的看法,家長應該鼓勵和激發孩子,讓他們把想法表達出來,當孩子向父母發表見解時。父母不僅要耐心傾聽,還要盡可能地表示肯定和同意。比如,父母可以說:“你說的有道理”、“你的想法還真不錯,媽媽怎麼就沒想到這樣”等等,當孩子受到父母的認可和鼓勵時,以後有什麼想法他還會願意和父母講述。

5、婉轉批評型。孩子由於年齡小,他們對社會對人的認識能力還處於很幼稚的不成熟狀態,經常會在行為和語言上出現一些錯誤或過激,所以在家庭中,父母批評孩子是經常的事情,但是,當批評孩子時要講究方式,不要簡單粗暴,更不要斥責和打罵。一般說,父母應該採取先批語後希望的方式,批評時要非常鮮明地讓孩子知道父母對孩子行為或語言方面的不贊成態度,還要說出父母不贊同的理由以及孩子到底錯在什麼地方,最後,父母要提出自己的希望,尤其要讓孩子知道,父母雖然批評了他,但仍然很喜歡和相信他。這樣會促使孩子更好更快地接受父母的批評,從而改正錯誤。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