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如何開展親子遊戲

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東西都會使幼兒產生好奇心。 幼兒受好奇心的驅使就會通過遊戲活動來學習、成長。 因此, 首先家長應該創設一個良好的遊戲環境。 家長創設的親子環境要讓孩子可看、可聽、可觸摸, 能充分的感知和體驗。 如家長可為孩子騰出一個角落, 用布隔開, 或利用廢舊材料為孩子佈置一個特殊的遊戲環境。

幼兒在親子遊戲時需要良好的物質環境, 更需要一個溫馨、和諧、民主、平等的心理環境。 調查發現, 仍有不少家長把自己的意願強加于孩子, 往往會在遊戲中對幼兒提過高的要求,

Advertisiment
強迫孩子玩不喜歡的遊戲;又如對孩子大聲恐嚇、責罰, 或把孩子當玩具逗樂等, 這種所謂的“遊戲”, 會讓幼兒對“遊戲”失去興趣, 更不會主動地提出玩遊戲的願望了。 在與幼兒進行親子遊戲時, 家長應該擺平心態, 只有這樣, 家長才會對孩子有一個正確的期望值, 從而科學地玩親子遊戲

遊戲內容需精益求精, 親子遊戲的內容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發展水準、興趣傾向, 要從幼兒的生活中挖掘遊戲。 不同的幼兒具有不同的年齡特點, 如小班幼兒大肌肉的控制和應用能力發展迅速, 逐漸能控制小肌肉的精細動作;正處在語言發展的敏感期, 好奇, 好“自己動手”, 家長要根據幼兒的這些特點, 來設計親子遊戲。 如“卷春捲”、“身體變變變”等。

Advertisiment
如中、大班幼兒可適度地進行一些促進幼兒小肌肉發展的遊戲, 如:“兜兜樂”、“摘果子”等。

親子遊戲時, 家長要特別尊重幼兒自發生成的遊戲內容, 珍惜幼兒具有創造力的表現。 如帶孩子到公園, 家長預設的遊戲是“捉迷藏”, 但孩子發現了地上的樹葉, 並很感興趣, 這時家長可以順著孩子的意願, 引導他玩“揀樹葉”的遊戲。 孩子的創意被承認, 增強了孩子自信心以及對親子遊戲的興趣。

合適的玩具是幼兒遊戲的媒介, 可刺激幼兒遊戲的樂趣, 增進遊戲的價值。 家長為幼兒選擇玩具要考慮到其教育意義與藝術性, 並要注意物美價廉和衛生安全。 優良的玩具應具備:多變化, 可激發想像力及創造力;質料優、構造堅固、無毒性、不會損害身體;可以引起美感或感情,

Advertisiment
諸如洋娃娃、七巧板、積木、皮球、風箏等。

實際上, 可以作玩具的東西很多, 也並不是越新奇特越好。 一些簡單的家用物品, 如塑膠瓶、空盒子、小勺子等都能成為孩子的玩具;有時也可自己改裝一些玩具, 只要顏色鮮豔, 可拿著玩的任何形式的物體, 同時體積大小合適, 經過消毒, 不會造成傷害的都可以;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自製玩具和自找玩具, 這樣不僅豐富了遊戲的內容, 而且有助於發展幼兒的智力和想像力, 並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利用親子遊戲, 可以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如:孩子不願意吃飯時, 家長可用兒歌來吸引幼兒注意力, 把吃飯變得有趣味:“開飯羅, 開飯羅,

Advertisiment
大家吃飯羅;一大口, 一大口, 飯菜吃完了。 ”用簡短的順口溜, 可以讓幼兒學會一些生活的自理。

總之, 家長應學會更多的親子遊戲, 把遊戲引進家庭, 使家庭演化成為一個其樂融融的親子課堂, 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樂園, 使幼兒在遊戲中開發潛能、培養個性, 豐富心靈、陶冶情操, 真正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